下载此文档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4 新人教版必修.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三合一”备课笔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历史纵横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导学1:鸦片战争后,英国如何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手工业者,英国的经济侵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英国的经济侵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这是怎样的变化?答:倾销商品(洋纱、洋布)、掠夺原料(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破产失业;破产成为流民乞丐、被迫把农副产品投入市场、购买洋纱洋布、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导学2、根据上题分析的结论概括:(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有哪些?答:洋纱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导学3、(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什么?答: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物美价廉的洋货涌入、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产品、商品经济发展。导学4、(3)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为什么是该地区?答:中国东南沿海;由于受列强侵略早而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商品经济较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过渡:列强侵略是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自此,出现很多与“洋”有关的生活用品和政治事件:洋布、洋油、洋盒火、洋务、洋务运动等等。◎洋务运动1、目的和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方式和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这部分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沂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导学5:“洋”是什么意思?“洋务”是什么意思?“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是什么意思?答:泛指西方国家;泛指一切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向西学****导学6:洋务运动是什么人针对当时何种状况而开展的?开展的目的是什么?希望采用何种方式以达到这一目的?据此归纳洋务运动的完整含义。答: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学****西方技术进行改革自救;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了挽救封建统治,其内部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4 新人教版必修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dwiirh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