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doc育夕4,种我土*XIANUMIVKRStTYOFARCHITiCTUREANDTECHNOLOGY教务处编总第16期2010年第08期2010年10月11日本期主题:探索工程教育新模式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2009年,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全国部分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才凯我校是首批获准实施该计划的全国61所高校之一,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我校深入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首批遴选了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五个专业的500名学生率先进行该计划的试点工作,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稳步推进,经过一届学生的试点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建筑学院作为我校优势特色专业之一,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期特选编建筑学院关于启动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思路及方案供读者参考,同时选编几篇有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面的文献资料,以期对大家开展教学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本期要目•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陈希.《人民日报》2010年7月9日》)•天津大学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龚克.《中国教育报》2010年8月3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思路及方案(建筑学院供稿)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陈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教育部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摆脱当前危机。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将对我国的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指出,“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很多国家都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我们应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准确把握我国工业界的需求和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加快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教育部和行业部门将认定一批企业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合作培养单位,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围绕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在校内学****阶段,高校要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的基础上,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研究性学****方法,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企业学****阶段主要是学****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同时,更加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关键是看我们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为此,应大力引进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调整工程教育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办法,侧重评价教师在工程研究、项目设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制定教师培训和轮训的制度,教师定期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增强

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