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逝世。创作上,他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继承与拓展,对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形式结构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杰出的大师之一,被后人尊称为“乐圣”。出版于1799年的《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1792年27岁时创作的,题献给酷爱音乐的亲王李斯诺夫斯基。当时,既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年代,又是自由与平等受到***的年代,因此,在创作风格上,这部作品也具有以上两种因素的结合。作品中,没有了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响,充满活力的贝多芬经过生活的磨砺,经常陷入悲剧情绪中。这部作品的音调取材于青年贝多芬在波恩创作的《f小调奏鸣曲》,其形象深刻、新颖而独创,诉说了愤怒、苦难和热情。这部作品构思气势磅礴、音调庄重威严、情绪悲壮激昂、感情崇高伟大,它运用厚重的织体、丰富的和声、频繁离调和转调、音区与力度上的对比等表现手法,使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它是贝多芬早期的杰作,是贝多芬奏鸣曲逐渐向浪漫派风格靠近的代表作,是贝多芬里程碑式的作品。标题“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1]这是年轻贝多芬的悲怆。《悲怆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c小调,二二拍子,是整首奏鸣曲中最为伟大的乐章。其结构如下:1、引子(1→10小节)2、呈示部(11→132或者134小节)主要主题→连接→副主题→第一个结束主题→第二个结束主题→主要主题的双片断→连接3、展开部(135→196小节)慢板的引子→主要主题和引子动机发展→连接4、再现部(197→296小节)主要主题→连接→副主题→规则地移到第一结束主题→规则地移到第二个结束主题→规则地移到第三个结束主题→同样再现5、尾声(297→312小节)引用慢板引子→引用主要主题部分→动力结束[2]130第一乐章的引子,在矛盾因素的对置与较量,伴随力度与音区的对比中拉开帷幕,仿佛是被沉重的压迫下痛苦的叹惜与呻吟。作品中,贝多芬打破了传统奏鸣曲的形式,创造性地在快板乐章前加进的这个具有相当篇幅的引子。使用如此重份量引子的手法,在贝多芬全部奏鸣曲中都是空前绝后的[3]。在引子庄严的慢板中,利用c小调和E大调变换,烘托了强烈悲壮的情绪和性质,弥漫着痛苦哀求的气息。沉重的和弦,伴随着命运痛苦的叹惜与呻吟,时而让人感受到对光明的期望,时而又让人感受到命运沉重的压力。在庄重缓慢的和弦多次强调之后,双手同时推向到一个宽广激昂的优美旋律,不让人有丝毫的喘息,音乐又急速地推向音阶,象激流一般一往无前。在引子中,休止符在音乐中是一种等待和酝酿,集中内在的爆炸力,增强了音乐内在的紧张度,从而产生浓烈的悲怆气息。[4]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已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情绪的爆发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由四个首尾相接的乐句重叠而成,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作品不断运动的节奏,像卷起的巨浪拍击岩石。他天才地运用了同一的节奏脉动,给人一种快速变化的印象。快板部分的进行是以二分音符为单位,而引子和快板部分也在尖锐对立中求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