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儿遗尿辨治八法.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儿遗尿辨治八法.docx小儿遗尿辨治八法【摘要】小儿遗尿重在辨其虚实寒热。遗尿一症有虚有实,临床常以虚证为主。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但也经常涉及肺、脾、心、肝。结合遗尿的临床特点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辨治八法,在治疗此病时灵活运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1/view-【关键词】小儿遗尿;辨治八法【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1-0020-02遗尿是指5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为小儿常见病,其发病率在5%~10%之间,轻重不一,病程不一,部分患儿临床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困难,也有持续多年至青春期自愈者。中医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1]。中医治疗本病重在辨其虚实寒热,对此我们在积累了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辨治方法,现总结如下。1温肾固摄法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故遗尿主要与肾和膀胱功能失司密切相关。《内经》曰:“膀胱不约为遗溺”。《诸病源候论?杂病诸候?遗尿候》曰:“遗尿者,此由膀胱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腑,既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肾气虚弱,命火不足,下元虚寒,不能制约水道而致小便清长,频频尿床。临证多伴尿量多而清,天冷次数增多,面色苍白,腰酸膝软,舌质淡、苔薄,脉沉迟无力。治以温补肾阳、固摄止遗,方用菟丝子散合缩泉丸加减。2补脾益肾法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液,肾主水液,脾肾功能正常,则水液固摄有权,气化有序。《本草思辨录?干姜》云:“岂知金生于土,土不温者上必虚,上虚则不能制下,其头眩多涎唾者上虚也,遗尿小便数者下虚也,而皆由于中之不温也。”小儿多因乳食不节,失于调养,导致脾肾虚弱,水液代谢紊乱而发生遗尿。临床多伴见面色?s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纳少便溏、或五更泄、舌淡苔白、脉沉弱无力。治以温补脾肾,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3清热利湿法遗尿之湿热多来源于肝胆,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有调畅气机、通畅血行、通利水道的作用,而且足厥阴肝经环阴达腹,与膀胱密切相关。故若肝失疏泄,气机郁结,郁久而化热,肝木乘脾,导致脾的运化失常,而湿邪内生,并与热交结,湿热下注于膀胱,致使膀胱开合失司而发为遗尿。临证多伴小便短黄,气味臊臭,性情急躁,夜梦纷纭或磨牙,手足心热,面赤唇红,口渴饮水,甚则目睛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采用清热利湿之法,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4交泰心肾法心主神明,肾主水液,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致心肾不交,传送失度,水液排泄不能由心所主、受肾封藏,导致遗尿。《寿世保元?遗溺》云:“夫尿者,赖心肾二气之所传送,膀胱为传送之府。心肾气虚,阳气衰冷,致令膀胱传送失度,则必有遗尿失禁之患矣。”临证多以白天玩耍过度,夜间梦中自遗为特点。多睡眠不实,梦中遗尿,不易唤醒,或唤醒后神识恍惚,心烦急躁,或五心烦热,舌质红,苔薄少津,脉沉细。治以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方用导赤散合交泰丸加减。5补中益气法《金匮翼》指出:“肺脾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不禁者。”肺气虚则治节不行而水道制约无权,肺气有赖于脾养,中气不足,肺气也虚,治节无能,固摄无权,膀胱不约,津液失藏,故小便自遗[2]。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言:“脾虚则不能为气化之主,故溺不禁也。”多见夜间遗尿,日间尿频量多,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呆,大

小儿遗尿辨治八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62389****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0-07-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