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征地与护地,拉锯战带来的反思.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征地与护地,拉锯战带来的反思编者按由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用土地转为非农用地,失地农民累计已达4000―5000万之多,并以每年至少300万的速度递增。现今,失地农民已成为较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浙江大学林学院副教授王国林,耗时两年之久,深入沿海地区的一个县,调查57个村,以深度访谈的形式与900多位失地农民接触,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完成了《失地农民调查》一书。下文即是作者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些许省思。赞成征地与反对征地农民对征地的反应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赞同,另一种反对,前者为数有限,后者是绝大多数。他们所处的境况不同,对土地的认识不同,形成截然相反的去留意识。赞同征地的一般为青年人,他们不愿干农活,多年未曾下田,土地转让有钱可得,还可以消除“恐农症”。有实业的人和长期在外务工的人,无暇顾及农田,导致抛荒,有碍观瞻,心中有愧,土地转让视为“脱罪”。有女行将出嫁的农户,早转让可以分到钱,对征地迫不及待。征地没有波及的村庄,见附近村征地分钱,心头发痒,渴望本村土地也征走一部分,在用钱上潇洒一回。他们都是土地被征的推动者,人数依次递减,但不是土地转让的主流群体。与以上群体相反,绝大多数农民有一种土地情结,任何力量都难以割舍。他们世代耕种,沉淀数以千年的血汗,每一寸土地都是侍弄的结晶。如上世纪70年代的“园田化”和“改田造地”运动,经历者都体会到耕地的来之不易,改变土地用途,没有人可以接受。征地要毁去他们的家园,离开祖辈生活的地方,归宿感和认同感产生抗拒力,阻止征地。“4050”群体文化技能低,不能实现劳动力的过渡,而留住农田可以耕作到丧失劳动力为止,他们不愿失地。沿海地区的生活水平高,务工的工资要求高,企业倾向于招收非发达地区的民工,可以降低支出,导致“排内”现象的发生,加强农民的护地心理。土地是稀缺资源,存在升值的潜力,农民“惜售”。征地补偿费过低,没有公理可言,农民宁可保留土地。土地情结的存在,却被有关部门忽视,出现征地普遍受阻的局面。农民护地相当普遍农民不认同征地,必然表现为现场阻止,上访上诉,甚至罢免签约“卖地”的村官。护地处处发生,某县银秀村的个案具有典型性,可以推此及彼。银秀村的200亩水田由村官暗中签约,村民获悉后立即表示反对,征地部门将土地补偿费打入存折,分送到每户,村民没有被金钱所诱惑,坚决拒收。此时村民对土地法一片空白,意识到盲动的不可取,村民骨干主动学法,多次组织村民代表集中学****通过学法,懂得农民的权利,感到理直气壮,甚至可以应对征地部门请来的律师。村民在田间搭棚守夜,以示护地的决心。征地部门被迫让步,耕地4年保持原样。情绪激昂的村民启动罢免村主任的程序,接着改选新人,出现该县史无前例的事情。诸如此类的护地发生在大多数被征地村庄,说明时下的征地农民不认同,我们不能不进行反思,通过调整政策来弥补缺陷,达到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减少护地发生目前,土地并存两种所有制,实际上不平等,集体所有的土地处于从属地位。《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用地必须从国有土地上取得,而国有土地极为有限,势必通过征收的办法,迫使集体所有的土地让渡,出现国有土地吞并集体土地的现象,存在明显的不公。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的改革思路,就是要解决土地市场上不平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宪法》精神,使集

征地与护地,拉锯战带来的反思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62389****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