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再别康桥》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目标1、分析意象体会情感2、分析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诗歌3、 、浪漫多情、才华横溢的旷世才子、诗人------徐志摩1、、求学教学经历: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3、徐志摩追求自由婚姻:1915年,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张幼仪娶进了门。1921年秋天,在剑桥大学他认识了才女林徽因,于是,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后来林徽因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与多情的徐志摩不辞而别。1922年,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和朋友的妻子陆小曼相识相爱,后来结婚。梁任公证婚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1924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陪同未婚夫梁思成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四年之后再次见到林徽因的时候,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多年以后,林徽因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4、天妒才子,死也徽因: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前去参加林徽因在北京的学术演讲,因飞机“济南号”在济南失事罹难。.、徐志摩与康桥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罢》。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再别康桥》。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之作。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一、题目分析1、再别康桥-----离别诗2、离别诗举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深厚友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恋恋不舍之情,离愁别绪】3、听朗诵录音,体会依恋之情,体会离愁别绪。.二、诗歌分析1、齐读第1节,思考回答文题连用三个“轻轻地”,有何表达效果?答:(1)写诗人只身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写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诗人不愿惊动他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康桥惜别。表达对母校的敬畏、挚爱、虔诚。(2)重叠反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3)诗人感情温柔细腻,诗歌节奏舒缓,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2、诗人为什么想到了“云彩”这一意象?夕阳下的康桥上空就有绚丽的云彩。【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云彩漂泊无依,来去匆匆。云彩这个意象常用来比喻漂泊的游子,与诗人当时的处境契合。.

《再别康桥》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441 KB
  • 时间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