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课堂教学十大关系.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李明高(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江苏连云港222006)提要:新课程理念在课堂实践的演绎中出现了种种误解、曲解、歪解现象,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需要坚持哲学的观点,理性地处理好主体与主导、对话与倾听、合作与独作、预设与生成、教材与拓展、过程与结果、尊重与纠偏、民主与秩序、温度与深度、技术与艺术等十大关系,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使课改扎实、稳健、有序地向纵深处推进。关键词:课堂教学;十大关系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持续推进,来自课堂实践中的各种潜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新课程理念在实践的演绎中出现了种种误解、曲解、歪解的现象。教学中目标虚空化、教学内容边缘化、教材处理浮躁化、教学方式表演化、教学过程随意化、教学手段形式化、教学评价庸俗化等现象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课堂里。有些老师误以为倡导新课标理念就是要把传统的东西统统颠覆,统统消解,一切从零开始,于是,课堂上该讲的不敢讲,该练的不敢练,该管的不敢管,该纠正的不敢纠正,课堂教学出现了一种外在繁荣下的内在虚空。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构成体,事物发展的根源就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他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失去了任何一方,事物就将不复存在。同时,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采取理性的、冷静的态度,不要肤浅地理解新课改的精神,不要简单地否定我们传统的一些做法,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应该在批判中思考,在继承中创新。一、主体与主导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目的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课堂“独语”和“霸权”的局面,这是对学生生命意识和主体价值的唤醒和复归。但是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学生的主体性,以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切都是学生说了算,鼓励学生自主学****就意味着教学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作为,于是,自主学****演化了自愿学****自由学****自我学****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就学什么”、“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成为今天课堂上的“时尚语”;“自定学****目标、自定学****内容、自选学****方法”成了课堂上的“流行风”。教师满足于做一个“旁观者”,甚至觉得自己的介入是对学生主体的侵犯,完全忘记了自身的“在场”,课堂有限的时间在学生“放羊式”的活动和教师的观望中悄然流逝,教学除了学生空洞的活跃和虚假的繁荣外别无他物。这是一种典型的教师“不作为”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假性主体),失去的却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的职责,这是导致课堂低效或无效的根本原因”。[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弱化或消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仍然是新课改课堂教学应该坚守的原则。教与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学****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学生的学是关键,是内力;教师的“导”是引领,是外力。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就失去了生命的根基;但离开教师的“主导”,教学就容易步入盲目、肤浅、低效的境地,也可以说,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展开和实

论课堂教学十大关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nanjringh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