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93物体的浮与沉—伦.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九章浮力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备课老师:伦安军教材分析《物体的浮与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重点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本节课从前后联系来看,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浮力的认识,在理论推导过程屮判断物体的浮与沉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浮力的计算。有利于为今后学****力与运动的关系打下了必要的埋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 知道密度计、盐水选种、潜水艇、热气球、轮船的工作原理;3、 能应用沉浮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2、 通过对浮沉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尤其是通过我国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在浮力方面的具体应用实例,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2、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分析等能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 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分析。2、 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一一密度计、潜水艇、气球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1、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学情分析学生己经基本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初步的认识了浮力的产生,基本能够运用一些方法来求解简单的浮力,但是大家都知道与浮力的相关内容一直为学生所害怕,其实浮力与学生牛活相当紧密。学生很多來自于生活的前期经验及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可能这正是学生倍感困惑的原因。由于有了主观想象性的干扰,自然会对结论产生影响。在学****了浮力之后要求学生要有具备分析问题,分析物理过程和原理的能力,还要有教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一个只有感性认识的初二学生來说,确实有点困难。但是应该来说,学生现在还是略微具备了从应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这节课就是强化和巩固了学生的这一能力。设计思路教材的安排的目的:教材的这种结构能较好地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直接从实验得出,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而且这里还要让学生初步形成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法学法观察法、实验法、交流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矿泉水瓶、易拉罐、水槽、塑料小瓶、透明盛液筒、鸡蛋、密度计、食盐。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 引入新课1、魔术表演一一听话的鱼(央视少儿频道节目)在大矿泉水瓶中倒满水,将事先用剪刀剪好的鲜柚皮做的“鱼”插入大头针调好重心,放进瓶中,用橡胶手套压紧瓶口。当嘴巴念“下沉”时,“鱼”很听话地下沉了;而当嘴巴念“上浮”时,“鱼”很听话地上浮了。(二) 新课推进1、 教师利用潜水艇模型演示,总结出物体浮与沉的儿个概念:(1)下沉;(2)悬浮;(3)上浮;(4)漂浮;(5)沉底。2、 教师出示三个相同的空易拉罐并演示:(1) 第一个空易拉罐直接放入水里;(2) 第二个空易拉罐压扁放到水里;(3) 第三个空易拉罐,里面装满水。现象:第一个浮在水面上,第二个沉下水中。第三个也沉入水中。[学生交流讨论]猜想物体的浮沉与哪些因素有关?(一)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序号实验方法观察小瓶运动情况小瓶受力情况分析1把盖上盖子的空瓶浸没于水中,再松手。2把装满水并盖上盖子的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手。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如下:请同学们设法使小瓶既不上浮,也不下沉,静止在水中,也就是悬浮在水中。当

93物体的浮与沉—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157 KB
  • 时间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