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血管性痴呆的分类、临床与诊断进展.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血管性痴呆的分类、临床与诊断进展.doc血管性痴呆的分类、临床与诊断进展摘要血管性痴呆分为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关键部位梗死型痴呆、分水岭梗死痴呆、出血性痴呆及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等认知功能的受损。诊断依据是痴呆、脑血管病的证据及痴呆与脑卒中相关。要与阿尔茨海默病、Pick病、Parkinson病及路易体痴呆相鉴别。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脑卒中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引起的脑的认知功能障碍。是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等认知功能的受损。VD多见于>60岁伴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阿尔茨海默病(AD)约为VD的2倍。据西方文献报道,AD占老年期痴呆患者的50%~70%,VD10%~20%。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分类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由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inski(1974)提出,是血管性痴呆(VaD)最常见的类型(%)。由于反复发生卒中,双侧半球大脑中动脉或后动脉多个分支供血区的皮质、白质或基底核区受累[1]。导致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之一。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偏盲,假性球麻痹,可能伴有语言障碍、小步态、强哭强笑,巴彬斯基征阳性。CT检查发现大脑的双侧低密度的阴影,可伴有一定程度的脑皮质萎缩。关键部位梗死型痴呆。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是与高级皮质功能有关的特殊关键部位缺血性病变引起的梗死所致的痴呆。这些损害常为局灶的小病变,可位于皮质或皮质下。皮质部位有海马、角回和扣带回等[2]。皮质下部位可有丘脑、穹隆、基底节等。可出现记忆障碍、淡漠、缺乏主动性和忍耐力、发音困难、意识障碍等。分水岭梗死痴呆:脑分水岭梗死是指发生于脑内相邻的、较大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可见于大脑皮层动脉之间、皮层支和深穿支之间以及深穿支和深穿支之间的边缘带。当出现体循环低血压和低血容量,如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脱水、严重腹泻或呕吐时,均容易引起病变血管的血供及代偿性血供的明显减少而导致病变血管供血区远端出现缺血[3]。主要分:①皮层型:影像学表现为基底朝外,尖朝脑室的楔形低密度灶或表现为C形分布的低密度区。②皮层下型:表现为条束状低密度灶。出血性痴呆:颅内出血后造成的痴呆称为出血性痴呆,如慢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血管瘤和血管炎引起的脑血管破裂都可以产生血管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病):1894年Binswanger描述8例慢性进行性痴呆患者脑部病灶的尸体解剖,因而又称为BinswangerDisease(简称BD)。1902年Alzheimer先后对本病的病理学进行了更改和补充,并命名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4]。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多见于>60岁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多数有思维迟钝、记忆障碍,严重可有精神错乱和情绪不稳等痴呆表现。CT表现为两侧大脑白质有斑片状、点状或弥漫性互相融合的低密度区,边缘模糊呈月晕状。以侧脑室前角、后角周围最为明显,严重者大脑各叶白质全部明显累及,往往双侧对称分布。MRI表现为双侧脑室旁深部白质及半卵圆中心大小不等的异常信号,呈长T1和长T2,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无占位效应。血管性痴呆临床表现执行功能减退,

血管性痴呆的分类、临床与诊断进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