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法家的管理思想.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法家的治理思想总的特点:1)有相当专业技能的职业官僚——职业经理人。2)把握了国家政权3)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力推动上层建筑变革——变法运动。●强力推动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并想方设法将他们固定于土地上。●建立社会新价值观:论功行赏,而不是论血缘关系行赏。●注重官员队伍建设,使之高效率运转。4)经济发达状况的不同,造成不同区域法家思想的差别5)法家思想的大本营:秦晋地区。6)与儒家代表人物相比,他们是实践家。法家与儒家关系、法家与道家关系、法家与墨家关系(墨家学派在秦国受到礼遇)、法家与齐国稷下之宫的关系。第一节:早期法家的治理思想战国时代最先发达起来的国家是韩、赵、魏三国。魏国最先变法,改革上层建筑。一、李悝变法:1、按功授禄,取缔了旧的宗法制或宗法残余的世卿世禄制度,规定只有立功的人才能封官,才能获得俸禄。2、“尽地力之教”。提出尽力生产,发觉地利;加强储备,应对荒年。制定平法,均衡农民和市民之利。3、制定《法经》,加强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法经》有《盗法》、《贼法》、《网法》、《捕法》等。●西门豹治邺:运用科学打破迷信,消灭落后势力,建立新经济的基础。(李冰与堵江堰,二郎神的故事,运用传统的方法打破传统势力)。西门豹与官员的考核。二、吴起变法:吴起个人情形:曾子门人,杀妻求将。后到魏国任西河守,提倡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文侯死后,受到排斥到楚国,协助楚悼王于前383年实行改革。变法情形:打破旧的世卿世禄制度。“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同时宣布“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抚养斗争之士”,“要在强兵”。三、齐国的变法:前386年,田(陈)齐代姜齐。●稷下之宫的设立;●齐威王改革,即墨大夫和东阿大夫的故事,驺忌讽齐王纳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飞则冲天。(官员的考核,楚庄王的故事)第二节:商鞅的变法思想商鞅(前390——前338年)简介:卫国贵族后裔,魏国成长,秦国立业。有深厚的法家思想理论修养,有丰富的从政实践,对社会通达,“刻薄寡恩”,车裂而死。一、商鞅的经济治理目标和实现途径:治(社会安定)、富(国富)、强(国强)、王(天下统一)。“强者必治,治者必强;富者必治,治者必富;强者必富,富者必强”,强必王”。其中,富、强是近期目标,治、王是远期目标。实现途径是农战,且长期坚持农战,名之曰“作壹”。“壹之农,然后国家可富”,“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作壹一岁,十岁强;作壹十岁,百岁强;作壹百岁,千岁强,千岁强者王”,即统一天下。为何农战政策能导致富强,进而“王”——统一天下呢?“国不富,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何谓“富”?“所谓富者,入多而出寡。衣服有制,饮食有节,则出寡矣。女事尽于内,男室尽于外,则入多矣”。“故民壹务,其家必富”。二、商鞅经济治理的原则与措施1)在促进土地与劳动力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家庭生产方式。“作为土地、货财、男女之分”,建立家庭生产方式。实行“粟爵粟任”、“武爵武任”的政策,使“耕织致粟帛多”的地主和富裕农民,可以免除徭役并取得官爵;使在对外战争中立军功的人可以按军功大小得到相应的官爵、田宅和“庶子”(依附农民),从而增强新兴地主阶级经济、政治力量。颁布“垦草令”,鼓励私人开垦土地,“任其所耕,不限多少”。“任地待役之律”:“民胜其地务开,地胜其民者事徕”。为鼓励开垦和进行招徕,制定一系列的相应优待政策,如任民恳种,不限多少;对外来移民在一定时间给予免税、免役的优待。以种种法令、措施将劳动力固定于土地上,如制定严格的户籍治理办法,“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使民无得擅徙”,实行什五连作法,使邻里互相监督等。主张保持农民的闭塞、愚昧,认为这是保持劳动力与土地结合的一个重要条件,故提出愚民政策。认为农民“休居不听则气不***,行作不顾则意必壹。意壹而气不***,则草必恳矣”,禁止音乐、杂技等文化娱乐活动下乡,使农民耳目闭塞。他们。2)限制农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使全国的劳动力尽可能多地投入农业。“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法民”。“百人农,一人居者王;十人农一人居者,强;半农半居者危”。宣扬“能事本而禁末者富”,认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商殃心目中的“农”实际上等同于粮食种植业或至多是指“耕织”、“农桑”,因而提出“壹山泽”的主张,即禁限人民入山泽进行采用渔猎等生产,“恶农慢惰倍欲之民无所于食,无所于食,则必农”。重本抑末的政策的内容包括在赋税方面的鄙视:“重关市之赋”、“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等在徭役方面的鄙视:一方面对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减免徭役,“致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另一方面加重商户的徭役负担,使“农逸而商劳”.第三、商业、价格方面的鄙视:提高粮食价格,限制商人经营的范畴,特别是不许其

法家的管理思想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92629196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