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写好新闻语言地五要素.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写好新闻语言的五要素新闻语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性,这是由新闻报道的特点所决定的。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很强,篇幅有限,读者面广,为满足新闻报道这些基本特点,不少人都对新闻语言提出过不同的要求这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准确、具体、简明、通俗,生动。 ,指新闻作品中必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实,既不能添枝加叶,也不允许措词不当的现象存在。准确是新闻语言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新闻界历来把“准确、准确、再准确”奉为写作格言。新闻报道中的准确,包括事实准确、思想准确、措词准确几个方面。措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两个方面的准确性。它与新闻的真实性密切相关。新闻语言要准确,必须注意这几个间题。第一,少用形容词。“少用形容词”,“要像挑选宝石与情人一样挑选形容词”,这是外国新闻学教授给学生立下的新闻写作规则。在新闻写作论著中,忌用形容词的警告常见:“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有一位报纸主编甚至对新手说,“你若要使用形容词,事先必须得到我的同意。”为何要少用形容词呢?因为形容词往往带有主观感情色彩,对事物的把握一般是从量上着眼的。在使用时如失之分寸,在效果上则会走向反面。诸如“极大的鼓舞”、“深刻的教育”等,往往被读者斥为“空话”、“套话”,既不可信,还令人反感。第二,注意词义的差别,挑选最准确的词来表达。福楼拜曾说过,“不论我们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决不要利用蒙混的手法。”新闻语言的准确,也要注意措词不以“差不多”来搪塞。有时即使一字之差,也会出现失真。《中国文化报》1990年4月25日消息《车祸发生在双山子镇》有一句这样的话:“当双山子镇党委负责人把这笔钱送到遇难者手里时,他们忍不住抱在一起痛哭失声。”实际上双山子镇车祸发生后只遇到危难,并无人员死亡,“遇难”应是“遇险”,否则读者无法理解何以能把钱送到死者手中并与之相抱痛哭。第三,少用含混不清的、笼统的词语。新闻报道中,尽量不要用“不久以前”、“长期以来”、“最近”等打马虎眼的时间概念尽量不要用“许多”、“难以数计”、“极少”、“广大群众”一类比较笼统的词语;尽量不用“并不多”、“也许”、“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词语。应当指出的是,新闻语言要求准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并不排斥“模糊语言”的应用。所谓“模糊语言”,是指语义所体现的概念外延即概念的边缘区域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在中心区域,此概念与彼概念的区分是清楚的。如“早晨”与“中午”、“青年”与“中年”、“胖”与“瘦”等,这些词语所表示的概念外延,虽然没有可以“一刀切”的明确界限,但他们的中心区域是分明可辨的。在所有的文章和口语中,都存在模糊语言,新闻语言也概莫能外。如:“市的绿化工作搞得好,近来到这里学****绿化的人越来越多。”“前些天,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酱油为啥脱销?”其中如表时间的词“近来”、“前些天”;表程度或围的“越来越多”、“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搞得好”等,都是模糊词语,用得很恰当。可见,模糊语言并不等于模棱两可。它是依靠语义的模糊性而获得思想表达的确定性,是模糊与精确的辩证统一。   ,就是原原本本地描述出事物的具体情况。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要求把新闻六要素具体说出来,有的还要求有现场感,如果语

写好新闻语言地五要素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eny00001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