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于晓非《心经》导读.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心经》导读001关键词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与《金刚经》同属于佛陀的二时教法,同属于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2,经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 Prajñā,俗语形态是Paññā;佛陀认为我们凡夫无明所障,无明所障的后果是我们见不到佛陀证悟的真实,见不到真实,我们就造业,我们就轮回于生死,但佛陀同时还认为,我们这些无明所障的、轮回于生死的凡夫,其实心已然还具有着可以打破无明见真实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Paññā——般若。因此,佛法的修行,尤其是大乘佛法的修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把我们这些凡夫原本心具有着的这种“可以打破无明见真实”的能力调动起来——打破无明,见佛陀证悟的真实。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趣向解脱了。般若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容。   波罗蜜多:pāramitā,到彼岸,度;“波罗蜜多”的“多”一定随“波罗蜜”往前断,是梵文pāramitā词尾tā的音译,所以“波罗蜜多”是一个词。大乘佛法的修行,概括起来,就是修六个波罗蜜多,就是“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在这六度当中,第六个般若度是核心,佛教里面形象地讲,没有了第六度,前五度为盲,因此这第六度——般若波罗蜜多才是修行的眼目,是光明,是指引。大乘佛法修行的核心是修六度,而般若度又是六度的核心。   心: Hṛdaya,原意就是心脏,引申为要点、要义、核心容,所以《心经》是讲般若波罗蜜多的要义、要点的。注:这里的“心”要和“心无挂碍”的心要区别开来,这里的心就是要点、要义的意思,“心无挂碍”的“心”citta可以理解为思想。 《心经》就是讲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门的要点、要义的,大乘佛法修行的核心是六度,六度的核心是般若度,而《心经》又是讲般若度里的要点核心的,因此《心经》这部经非常重要。   经: 佛教经典里能够称为“经”的经典,佛教徒认为一定都是佛说,但是佛说,也不一定是佛亲口所说,佛亲口所说的一定是佛说,有的时候是菩萨说,是佛的弟子们说,但是当菩萨们、弟子们说之后,对菩萨们、弟子们说的法义,佛陀印可了,那佛陀印可的菩萨说和弟子说等同于佛说。这部《心经》的经文的主体容不是佛陀亲口所说,是一位大菩萨——观自在菩萨所说,观自在菩萨说完之后,佛陀印可了这位菩萨的说,因此《心经》所传达的法义,等同于佛说,这部经典属于“经”。3,现在流传最广的《心经》译本是玄奘法师的译本,玄奘译本是节本,是节录,是略本,不是全本。下面,先依据现存的《心经》梵文本和几个对《心经》全本的翻译,把玄奘法师译本前面没有译的那段容做个简略的介绍。  《心经》全本依然是“如是我闻”开头。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 《心经》法会的地点是王舍城的鹫峰山,鹫峰山也有人译作灵鹫峰,灵鹫峰是佛陀讲授二时教法,讲授般若法门的重要地点。   與大苾蒭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卽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三摩地就是定。 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見五蘊自性皆空。  至此,《心经》全本的序分结束了。下面开始就是这部经的正宗分。  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樂欲修學者,當云何學?”   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當觀五蘊自性皆空。 讲到这里,可以顺利接入玄奘法师的《心经》译本4,玄奘法师译本;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玄奘譯本)观自在菩萨:梵文名字是avalokiteśvara,是由两个词组成:avalokita-īśvaraavalokita:就是看、观看的意思; īśvara:就是自由、自在的意思avalokita-īśvara,玄奘法师就译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深,gambhīrāṃ 照见五蕴皆空: 空,svabhāva-śūnyā,svabhāva就是自性、独立存在性,śūnyā就是空、没有,svabhāva-śūnyā就是独立存在性没有,我们就译作自性空,或者叫做性空、无自性,还有一个用的更多的表达方式——无我。要观我们凡夫境界的一切存在都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心经》导读002关键词1,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玄奘譯本)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对于凡夫而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修行次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悟无我、证空性、见实相。《心经》的这第一段经文的法义就是这个修行次第的第一个阶段——悟无我。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的空对应的梵文是svabhāva-śūnyā,自性空,自性是空就是无自性、性空、无我;第一步,行深般若

于晓非《心经》导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0-08-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