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寓情于景深沉蕴藉.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寓情于景深沉蕴藉辛弃疾任建康通判至任镇江知府期间[约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词作共有九十九首。其中五十四首词中出现“山”的意象68次,明写62次,暗写6次,标题中出现了3次。“青山”、“云山”、“江山”、“空山”、“东山”、“残山”、“溪山”、“山河”、“山川”、“山色”、“山圆”、“山水”等直接出现在词作中。词人辛弃疾爱山爱水,爱白云,爱花草,爱自然界的一切美景,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水、花、鸟以人的性格和感情。然而靖康之乱,金人攻陷汴京,徽、钦二帝被掳,这个惊天动地的变动,使北宋一百多年的承平、都市的繁荣富丽都毁灭了。金人兵马纵横,汉人被杀被辱,土地丧失,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处处显出国破家亡的惨痛。辛弃疾对此感到悲痛与愤恨。他放眼看山,景中有人,景中寓情,深沉蕴藉。透过词句,我们感到的是词人辛弃疾“收拾旧河山”的强烈抗敌情绪和遭受压抑的无限悲愤,一颗炽热的赤诚之心呼之欲出。下面,我先分析一下“山”的意象在辛弃疾词中所传递的思想感情。一、借山借水抒积愤,壮怀长想洗胡沙辛弃疾斩义端,活捉张安国,任江阴签判后,到了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以“肆厥贪求,指公财为囊橐;敢于诛艾,视赤子犹草菅,凭陵上司,缔结同类”的“罪名”落职。南归后历时二十年,尽管在治滁州,灭“茶商军”、论“盗贼”、办荒政、创建飞虎军等事件中为大宋朝廷立过汗马功劳,但南宋统治集团已经安于半壁河山的局面,偏安于东南,失掉了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把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抛在脑后。辛弃疾眼看着国家依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自己却走马灯似的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被调来调去,感慨年华易逝、报国无期,无法为抗战扎扎实实地做一番事业,反遭主和派的嫉妒、排挤,怎能不因此愤懑,更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担忧。“山”这一意象在词人的笔下频繁出现,首先就成了沦陷区的象征,成为词人抒发壮怀——“西北洗胡沙”的对象。词人为了从金人铁蹄下夺回失去的土地,聚众起义,率众南归;在短短的四、五年内连上《美芹十论》,力主抗金,恢复中原;并在一些地方官任上练兵****武,作好进兵中原的准备,可这一切都未能实现自己的志愿,家乡仍在金人的占领之下,自身也如飘蓬,还不时受谗遭谤。这是词人在遥望烟波阻隔的家乡时所兴起的千古遗恨。“旧恨春江流未断,新恨云山千叠。”(《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多想“好都取山河献君王”(《洞仙歌·上叶丞相》),驱逐金兵,收复中原。词人登临赏心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青山欲共高人语”(《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纵目远望,那千姿百态的山峰,有的苍翠高耸如美人的玉簪,有的层层叠叠如美人螺旋形的发髻,壮阔秀丽的祖国山河,在轻纱一样的烟雨中时隐时现,低回徘徊,人们盼望着它,可它始终没有回来。这就更激起了他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从而也就触发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和“恨”。“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面对着眼前的剩山残水,偏安的朝廷屈辱求和,国势日衰,却没有一点振奋作战的气象,词人怎能不感伤落泪呢!词人惦念遥远的故国家园,细观山河的动作,表达了多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挚爱和报国无门的愤懑呵。“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山深江晚,听着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眼看恢复大业为主和派所阻挠而终于不能取得成功,这不仅是词人与当时爱国者和广大人民的巨大悲痛,更是词人“长想洗胡沙”而不能的积愤。在南归长达二十年期间,词人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宿愿,江山依然半壁,南北仍旧阻隔,自己恢复中原的《美芹十论》不被采纳,还不时遭到攻击、诽谤。无何奈何之中,“青山”又成了词人怨怒的对象。“层楼望春山叠”(《满江红》),主和派像重叠的群山阻碍着爱国者的抗金恢复大业。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青山”能遮住行人的望眼,使他望不见“长安”,但是江水依旧顽强地向东北流去,犹如诗人的爱国热情是“青山”所遮不住的。二、永远不消之愁,无处倾诉之恨南归二十年来,辛弃疾曾把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希望寄托在即位之初似乎颇有作为的赵昚身上,然而符离一战失利以后,赵昚终于变得同赵构一样,屈膝求和,苟且偷安。词人也曾把希望寄托在采石一战大败金兵的虞允文身上,但虞允文也被主和派排挤到四川,不久就病死了。词人最后希图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这不死不活的现实,在滁州训练民兵,在潭州建立飞虎军,然而个人的苦心经营和孤军奋斗,又有什么用呢?最后落职闲居带湖。一闲二十年,这使文武全才,慷慨负气的辛弃疾困于遭际,不得施展抱负。难能可贵的是在退隐带湖二十年间,词人始终没有忘怀恢

寓情于景深沉蕴藉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OPIO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