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魏六镇地望研究综述.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魏六镇地望研究综述.doc北魏六镇地望研究综述摘要:北魏六镇的设置在当时起到抵御柔然、威慑边境的作用,关于六镇建置的原因、性质、镇民等有诸多的研究成果,但六镇的地望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对涉及六镇地望的古代文献与前人研究做一爬梳,对研究六镇的地望及军镇的情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北魏六镇地望综述公元四世纪末,长期活动于阴山南北的拓跋鲜卑族,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建立了北魏王朝,将都城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当时,北方强大的柔然依然活跃在大漠南北的的蒙古高原之上,威胁肴首都平城的安全。在北魏前期,双方战争频仍,《魏书?帝纪世祖上》曰:“秋七月,车驾还宫。八月,蠕蠕率六万骑入云中,杀掠吏民,攻陷盛乐宫”①。为了防御柔然,北魏前期的皐帝多次巡视北疆,并命将北伐,《魏书?杨播传》“与阳平王颐等出漠北击蠕蠕,大获而还。高祖嘉其勋,赐奴婢十口”②。在阴山之北修筑长城,并设置了著名的六镇。上世纪七十年代,谭其曝先生主编的《中国丿力史地图集》(第四卷)描绘了这一地区的历史地图,使六镇的地望有了较为清晰的表述。北魏六镇,是为拱卫京师平城、防御北边柔然的侵扰而设置。但关于六镇设置的年代和范围,历来众说纷纭,而以清人沈?《六镇释》最受推崇,为后来大多数学者所公认。沈?考释的北魏六镇,自西向东,依次为:沃野、怀朔、武川、扶冥、柔玄、怀荒③。但六镇具体的地理位置还有待研究。一、朴代历史文献屮关于六镇地望的记载记载南北朝史实的《北史》、《南史》、《北齐书》、《周书》等正史中无专门记载六镇的志,《魏书》虽然有志但显疏略,《地形志》中也缺乏对六镇有参考价值的史料。《南史》也是很少提及关于六镇地望的情况,而其他正史中对六镇的记载也都是散见于本纪和列传中,描述简略,难以佐证。唐代的重要志书中,《元和郡县志》关于六镇的位序有比较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怀朔、武川、沃野三镇的记载最为详尽。《元和郡县志?关内道四》曰:“沃野故城,在军城北六十里,即是後魏时六镇从西第一镇也。”又说“武川城,今名里城,後魏六镇从西第三镇,在军北三百里。自北出石门障即光禄城,右入匈奴大路再有“光禄城东北有怀朔古城,其城即後魏六镇从西第二镇,在今中城界向北化栅侧近也可见沃野镇位于最西,武川镇为从西第二镇,怀朔镇则为从西第三镇,《魏书?高祖帝纪》的材料可以佐证「癸丑,幸怀朔镇。己未,幸武川镇。辛酉,幸抚冥镇。甲子,幸柔玄镇。乙丑,南还。”可是书中并未涉及六镇的地望。《通典》中有关六镇的记载及地望的考述参考价值有限。现存历史典籍屮关于六镇地望记载,郦道元《水经注》最为详尽。《魏书?郦道元传》记载“肃宗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诏道元持节兼黄门侍郎,与都督李崇筹宜置立,裁减去留,储兵积粟,以为边备。未几,除安南将军、御史中尉。”④这段史料说明,北魏末年,北魏六镇地理位置日益重要,肃宗(即北魏孝明帝元诩)欲将诸镇合并为州,任命郦道元为参加诸镇调整的计划。虽然这项工作后因“六镇起义”未能成行,但郦道元本人到过北边诸镇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他在《水经注》屮对六镇的描述应是真实可信的。《水经注?河水注》记载,“芒干水乂西南,径云中城北,白道中溪水注之,水发源武川北塞中,其水南流,径武川镇城。”⑤此即指出了武川镇与芒干水、白道中溪的位置关系。《水经?潔水注》曰:“潔水东经潘县故

北魏六镇地望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