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及其临床应用.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及其临床应用1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2血栓与止血常用试验及临床应用3出血性疾病的筛检[概述](包括血管壁、血小板和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动态平衡→血管内血流畅通一、正常止血机制正常止血主要依赖于▲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有效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足够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二、血液抗凝及纤溶系统▲血液生理性抗凝物质▲纤溶系统第一节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正常情况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天然的抗血栓形成性:合成和释放PGI2和NO既是局部血小板激活抑制剂,又是有力的血管扩张剂→血流稳定性。内皮细胞间通过紧密连接,可防止血液成分渗出。血小板沿着血管内壁整齐排列,随血流有序循环,维持血管内壁的完整性。正常情况正常情况(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血管壁受损或刺激时,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立即收缩,使血流缓慢,断端回缩,利于止血。血小板释放:肾上腺素、5-HT和TXA2等,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2、激活血小板:血管壁受损,内皮下组织暴露,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形成白色的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利于止血。3、激活凝血:血管壁受损,内皮细胞合成和表达大量的组织因子(TF),启动外源凝血系统;内皮下胶原暴露,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凝血系统。同时内皮细胞释放多种凝血因子,促进凝血。4、促血栓特性:血管壁受损,合成和释放PGI2、t-PA、AT-Ⅲ等物质减少,而vWF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等促血栓物质释放增多,使血管的抗血栓功能减弱,促血栓功能增强,有利止血。血小板止血功能黏附聚集释放促凝血块收缩维持血管壁完整性(二)血小板止血功能1、黏附功能: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胶原及弹性蛋白)。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Ⅸ-Ⅴ与血管内皮下成分vWF结合,导致血小板黏附到胶原上。参与一期和二期止血。2、聚集功能:指黏附的血小板互相聚集。黏附的血小板受凝血酶、ADP等诱聚剂的作用发生聚集。主要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与Fg和Ca2+介导形成。参与二期止血,促进血液凝固。3、释放功能:在诱导剂的作用下,血小板α、β、γ及溶酶体等贮存颗粒通过OCS释放到血小板外,参与血液凝固、溶栓和组织修复过程。4、促凝功能:①PF3为凝血因子激活提供磷脂催化表面。②释放凝血因子:Ⅴ、Ⅺ、Fg,加强局部凝血作用。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ujukd
  • 文件大小451 KB
  • 时间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