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定稿资料.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里的阴经和阳经在四肢部衔接②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③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4 、奇经八脉的特点①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②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③相互间之分。实寒、虚寒。(3)但热不寒:发热不怕冷,见于里热证。①壮热:高热持续不退。里实热证②潮热发热如潮有定时,按时而发或按时而热更甚的(一般多在下午) ,即为潮热。阴虚潮热:每当午后或入夜即发热,属于“阴虚生内热”,又称“骨蒸潮热。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 身热不扬为特征。阳明潮热:是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因其常于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又称“日晡潮热。③低热:轻度发热,热势偏低。阴虚内热,气虚发热, 温热病后余邪未尽。(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称为寒热往来。 14、若寒战与壮热交替,发有定时,一日一次或二、三日一次者, 则为疟疾。 15、表证无汗-恶寒发热,肌肤无汗出,脉浮紧,外感寒邪引起的感冒;“表实证”“伤寒感冒”。表证有汗--恶风发热伴有汗出,脉浮缓,外感风邪为主引起的感冒,“表虚证”“伤风感冒”。 16、自汗:气虚或阳虚;盗汗: 阴虚或气阴两虚;大汗:里热证, 亡阳证;战汗:邪正相争之转折点。 17、疼痛性质特点与临床意义: 胀痛是气滞。重痛是湿邪困阻气血所致。刺痛为瘀血。冷痛为寒邪阻络或阳气不足。绞痛是实邪闭阻气机。灼痛是火邪窜络或阴虚阳热亢盛。隐痛是气血不足, 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滞涩。挚痛是筋脉失养或阻滞。 18、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饮, 可见瘀血。(四)切诊 19、寸关尺脉与脏腑关系: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命门) 。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 20、代脉:脉来一止,不能自还, 止有定数。是脏气衰弱。 21、腹痛绕脐,左下腹部按之有块累累,当考虑燥屎内结。腹有结聚,按之硬,且可移动聚散的, 多为虫积。右侧少腹部按之疼痛,尤以重按后突然放手而疼痛更为剧烈的,多是肠痈。第三节辩证 22、表里辩证①表证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②里证临床表现: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热。 23、寒热辩证①寒证:恶寒、畏寒、冷痛,喜暖,②热证:发热喜凉。 24、虚实辩证①虚证:身疲乏力, 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②实证:发热,腹胀痛拒按。 25、阴阳辩证①阴虚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形体消瘦, 口干,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②阳虚证:精神萎靡,少气懒言,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汪便清长,大便溏泄,浮肿,小便不利③亡阴证:汗热味咸而粘。④亡阳证:冷汗淋漓。目暗睛迷,瞳神呆滞;面色晦暗, 表情淡漠呆板。 4、假神表现: 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 5、望色:白主虚寒证、失血证。黄为脾虚、湿蕴。赤色主热证赤为血色。青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黑色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 6 、舌的单位与脏腑的关系: 舌尖- 心肺;中- 脾胃;根- 肾;边-肝胆。 7、望舌的注意事项: ①光线②伸舌姿势③染苔。 8 、舌诊的临床意义:舌质断内脏虚实;舌苔断病邪深浅和胃气存亡①判断正气的盛衰②分辨病位深浅③区别病邪性质④推断病情进退。 7、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的,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的,属虚证、寒证。 8 、谵语、郑声、独语、哮、喘的概念、表现及临床意义①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热扰心神之实证②郑声: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 声音低弱。心气大伤之虚证③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首尾不续,见人则止,气郁痰结(癫症)④狂言:言语粗鲁,狂妄叫骂,失去理智控制的,是痰火扰心所致。 9 、哮: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时发时止,宿痰内伏,复感外邪。 10、喘:呼吸困难,气促,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实证:病邪壅塞于肺,气道不畅。虚证: 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 11、咳嗽、呃逆、嗳气的表现及临床意义①咳:有声无痰;嗽: 有痰无声。实证:咳声重浊。虚证:咳声无力,声低气怯。终止时作鹭鸶叫声的,称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如犬吠,多为白喉。②呃逆,俗称“打呃”。呃声高亢而短,响而有力,实热证。呃声低沉而长,气无力,虚寒证。③嗳气:又称噫气,打嗝,多见于饱后,可由宿食不化,肝胃不和,胃虚气逆引起。食后嗳出酸腐味,为宿食停积,消化不良; 无酸腐味,为肝胃不和或胃虚气逆。 12、“叹息”(古称太息) ,多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所致。 13、口气臭秽---胃热、或消化不良,亦见于龋齿、口腔不洁等; 口气酸臭--- 胃有宿食;口气腐臭,多是牙疳或有内痈。(三)问诊 12、问诊的主要方法,首先要抓住主诉。 13、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 )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并见, 多见于外感表证。(2)但寒不热:只怕冷而不发热,有虚实伤及内脏:以心、肝、脾三脏多见( 2 )影响脏腑气机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定稿资料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