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doc.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前言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关系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出发,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保障公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 努力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 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解决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严重失业问题,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就业、工资和劳动保险制度, 对统筹安排当时的就业、保障职工生活、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旧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978 年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走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中国政府合理调整就业结构, 努力促进就业总量的增加, 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致力于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改革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逐步完善劳动标准体系, 使新型劳动关系基本形成;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使社会保险制度覆盖了大多数城镇从业人员和退休人员, 并在城市普遍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农村也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中国政府根据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 积极参加国际劳工事务。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 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众多国际机构以及许多国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 为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积极促进就业、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 是新世纪之初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主要奋斗目标。一、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由于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国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将控制失业率列入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合理调整就业结构, 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大力促进就业总量的增加, 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到 2001 年底, 全国人口总数为 127627 万人(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从业人员为 73025 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 %;城镇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 %, 乡村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 %;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实施积极促进就业的政策中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就业。合理调整就业结构。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 引导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积极扩大内需, 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 重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特别是就业容量比较大的服务性企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发展集体、私营、个体等多种所有制经济, 实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中国政府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 2 就业”的就业方针,鼓励劳动者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就业岗位,支持用人单位自主决定用人的数量和质量, 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形成。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已开始发挥作用,促进了劳动力供求信息的交流,帮助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为建立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政府在 100 个城市进行了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试点。近年来, 中国政府开始探索建立劳动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工资形成和劳动力流动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中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 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事业, 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目前,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 85 %,青年壮年文盲率下降到 5 %;有普通高等学校 1225 所,在校学生 719 万人;***高等学校 686 所,在校生 456 万人;普通中等学校 80400 所,在校生 7919 万人。国家还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技术工人学校、就业训练中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企业职工培训中心等职业培训形式,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对新生劳动力、在职职工及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针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

《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doc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bbitco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