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生活教研论文.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生活教研论文
 (用好乡土文化服务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科增设了《文化生活》必修模块。该模块的增加表明了,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出现在的思想教育的教学中,这既是顺应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的需要,也符合对中学生培养的综合素质要求。其作用越来越引起了重视。“文化”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政治、哲学具有同等作用。文化通过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知识素养、价值观念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不同的生活观念。思想观念对一个人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人的观念形成往往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年积月形成的文化****俗对人的一生的观念影响是实在而长久。生于斯长于斯,“乡音难改”,文化对我们内江人的观念形成是至关重要。晚清之际的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经历着剧烈的社会与政治变迁,其中就有观念上从“天下”到“国家”、“臣民”到“国民”、“专制”到“民主”的转变,这种转变迫使处于此大变局下的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教育的内容以及对现代国家观念的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在这种“民族国家”和“国民”等观念意识兴起的前提下,清末为实现国民教育目标的其中一种手段就是强化乡土知识教育的举措,这种在教育中重视(或至少是提倡)乡土知识的传授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其目的更多是继承了通过乡土知识教育达致爱乡爱土爱国之情的传统。
2003年,教育部颁布条例,允许各地可以开发自己的本土教材后,许多教育界人士和民间机构迅速进入该领域,乡土知识教育获得了再次发展的机会。这种重新提出编写乡土教材的背后,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就是全球化遭遇下民族文化危机感的反应。北大钱理群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的人们逐渐表现出一种逃离“生于斯,长于斯”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会造成危机: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而乡土知识的普及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我们民族国家的根,建立学生和乡土(包括乡土文化及乡村的普通百姓、父老乡亲)的精神血缘联系。我们内江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正好发掘其优秀文化成份,运用于乡土教材对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教育效果无疑是一个新的尝试。
内江文化它受到本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有着深刻的地方烙印。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娱乐交往。毋庸讳言,内江文化是具有先进与落后并存浓厚的二重性。我们在发掘内江文化时,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其文化的二重性。开发利用内江文化中的那些高雅淳朴能够厚植民性、培养情操、振奋精神、促进发展的优秀成果部分。在开发利用内江文化时,要注意到内江文化二重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民性。需要我们在处理资源、教学运用材料时,要准确把握好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考虑在学生能理解上,作正确的分析和指导。同时对那些植根于世俗且缺乏理性引导的思想意识和缺乏时代精神对我们现在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客。如“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封建的迷信、等落后于时代的思想行为,应敢于批判和摒弃。
内江文化是有悠久历史渊源,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改革开放后,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生活教研论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31611510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