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音韵学教案.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音韵学教案
胡安顺

第二章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第一节音韵学对汉语声母的分析
声母是指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在普通话 donŋ 这个音节中,辅音d就是声母。有些音
节没有声母,直接以元音开头,其声母等于零****惯上称作零声母。例如 an 这个音节的开
头没有辅音,属于零声母。
一、关于声母的名称
古代没有表示声母的音标,表示声母的方法是选用一定的汉字作为代表,这些声母代表
字称作声纽、字母或声类。
声纽声纽又称音纽或纽。大概古人以为声母是一个字音的枢纽,所以将它称作声纽。
最早提到“纽”的文献是唐代孙愐的《唐韵·序》。根据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研究,声纽与
现在所说的声母略有不同,它包括同辅音的颚化音和非颚化音,如“见”纽包括[kj]、[k]
两个声母。
字母字母相传是唐末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共有三十
个,每个字母代表的声母就是它自身的声母,例如“明”这个字母代表的声母是[m]。
这三十字母可能是守温学****翻译佛经时,受梵文字母“悉昙”的启发对反切上字进行归
纳而成的。
到了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对这三十个字母的次序及取字进行了整理,同时
增补了“非、敷、奉、微”和“娘、床”六个字母,即成了三十六个字母。这三十六字母大
致体现了唐末宋初汉语的声母系统,其排列顺序详见下表:
三十六字母音值表
中古声母发音
及拟方法
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全浊
发音发音
部位新名部位旧名
双唇音重唇帮滂並明 m

唇齿音轻唇非f 敷f奉v 微ɱ
舌尖中音舌头端透定泥

舌面前音舌上知彻澄娘
舌尖前音齿齿头精清从心邪
1
舌面前音正齿章昌船书禅
舌根音牙见溪群疑
零声母影〇
舌根音喉晓 x 匣ɣ
半元音喻
舌尖中音半舌来
舌面鼻
半齿日
擦音
三十六字母后来成为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的工具,人们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声母多
少的实际对它或增或减,一直沿用到今天,音韵学上称作传统的三十六字母。
二、对于声母的分析

发音部位,即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例如发b[p]这个音时,构成阻碍的
部位是双唇,双唇就是发b音的发音部位,b就叫做双唇音。在现代汉语中,从发音部位的
角度将声母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和舌根音。传统
音韵学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将三十六字母分析为五音和七音。五音的分法最早见于《玉篇》卷
首所附《五音声论》(《玉篇》,字书。南朝梁陈之间的顾野王所撰,三十卷。体例仿《说文
解字》,共分 542 部,收字 16900 多,于《说文》有所增补,所收多为汉魏时期的通用字),
其名称为:喉、舌、齿、唇、牙,排列次序是所谓由内而外。还有一种排列法是所谓由外而
内,即唇、舌、齿、牙、喉。《广韵》卷末所附《辨字五音法》的排列就是这样。所谓七音,
是从五音的舌音中又分出一个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一个半齿音,合称为七音。这种分法
最早见于南宋张麟之重刊的《韵镜》和郑樵的《通志·七音略》(《韵镜》、《七音略》

音韵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95431175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