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十二经病候对辨证论治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十二经病候对辨证论治的启示一九八四年第十期十二经病候对辫证论治的启示上海中医学院凌耀星《灵枢· 经脉》篇是经络学说的重要文献。原文在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之后,紧接列举若干疾病与症候,一般称为十二经病候。它不仅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对中医内科及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亦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但长期以米,未被医家所重视。本文试对此作些分析。十二经病候包括“是动病”与“是主只所生病”。鉴于历代对此解释不同,有必要先作简单说明。最早是《难经》提出“是动者气也, 所生病者血也”“气先病,血后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此后各家有以内外病因分者, 有以脏腑与经络分者,有以本经与他经分者, 有以外感与内伤分者, : 等等,但如果对照经文各病候,似均难以面面顾到。李鼎同志提出: 是动病是从经脉的异常变动来说明有关病症; 所生病是从经脉( 愉穴) 主治来说明有关病症 tl3 。我同意这种见解。’“‘’“是动”的“是”是代词, ’即指本经脉, “动”厂即变动。由于本经脉变动而出现的各种病候,彼此之间,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关联。“是主 x 所生病者”的“主”字很重要, 但历代论者均未注意及此。“主”有主管主· 怡,即经脉瑜穴作用所及之意。本经脸穴可主: 治之病症,可以是本经之病,亦可致旁及他经,因此病症的范围当较“是动病”为广,而且病症之间不一定有病理上的联系。一、+ 二经病候与辨证论治基本原理中医临床的最大特色是辨证论治,在具体运用中有八纲辩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以及气血辨证、‘病邪辨证等,其论证方法虽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它们都是根据一系列证候来分析其病因病机的。换言之,即辨证沦治的主要依据是证候群。十二经病候恰恰对此作了比较系统、详细的描述,它是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对许多疾病的临床观察、反复验证后的朴素纪实。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复杂的症状作了系统归纳, 更重要的是它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进理,即同时出现的各别症候之间,具有病理上的内在联系,这个认识,是辨证论治的重要思想基础。人们只有在这一思想认识的前提下, 才有可能根据这些外在证候的综合分析,去追索内在的病机; 才有可能从整体观点出发去研究和处理疾病,辨证论治也才有其客观的依据。否则的话,就是把各个症候都着成是各不相千、没有联系、孤立的、偶然的现象,那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辨证论治,而只能引导人们走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错误道路。由此可见,八纲、六经、卫气营血、脏腑、气血、病邪等辨证方法,其基本原理,与十二经病候的启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二、十二经病候对虚实辨证的启示补与泻,是中医论治最根本的原则,它是建立在虚与实的辨证基础上的。在十二经病候中,谈到实与虚的病候者计有四条,原文如下: ①“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②“大肠手阳明之脉……气有佘则当脉所过者热肿; 虚则寒僳不复”。③“胃足阳明之脉, ……气盛叫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捎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傈,胃中寒则胀满”。④“肾足少阴之脉, ……气不足则善恐, 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分析以 t 上四条经文,有如下启示: (一) 突出虚实辫证上述四条经脉中, l冬 r.﹄‘.r﹄r甘f‘ Flll 忍新中医................ 手太阴、手阳明与足阳明是十二经顺次的首三条,可视为其它经脉的范例。在《内经》中常有类似的省文。如《灵枢· 营卫生会》篇亦同样举此三条的循行以概括十二经。此外,在十二经每条病候之后,经文均有“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原则,说明十二经病候莫不有虚实寒热,而在辨证时首先应注意虚实。临床辨证,首要分清寒热虚实,正如《医宗金鉴》所说:“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 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藏气而化, ……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r 幻。四者之中,尤以辨虚实最为重要。近贤夏仲方先生曾说:“寒热还是病的现象,虚实是病的本质,对一切病首要辨虚实,虚实既明,寒热就可以迎刃而解汇“’。十二经病候突出虚实病机的辨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 对知何进行虚实辫证的启示举上列手太阴肺经原文为例: 气盛有余与气虚不足均有“肩背痛”与小便异常的症候,而兼见证状则不相同。前者有“风寒、汗出、中风”是病因于外,责在邪盛,后者有“形寒,少气不足以息”是病因于内,责在正虚。前者由于邪阻经络而肩背痛; 邪奎于肺,肺失清肃之令, 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臃而致小便数而欠。后者由于肺虚失于宣化,气不温煦于经络而肩背痛,气不足,气化不及州都而溺色变。可见症候相似而病机虚实迥异。启发人们要从兼见症候及致病原因等方面,全面地加以分析,进行辨证,判别虚实。十二经病候对

十二经病候对辨证论治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