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 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第一节 欺诈的定义
国外定义
我国欺诈定义
在我国,以欺诈行为是否触犯刑法为标准,可以将欺诈分为一般违法的欺诈行为和诈骗罪,它们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是不相同的。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民事的欺诈行为
法规:
《民法通则》第58条第2款(3)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合同法》54条规定:对在该行为下订立的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定义:国内外立法和学者对欺诈虽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核心内容都是指“故意欺骗他人,并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构成特征:
1、欺诈人的欺诈故意
欺诈故意是指欺诈人具有故意欺诈他人的意思,即欺诈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能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包含两层故意,即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的故意和使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一定意思表示的故意。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2、欺诈人的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指欺诈人在语言、文字或活动中有隐瞒事实而告知虚假情况的行为,即让被欺诈人陷入错误、加深错误、或保持错误而虚构事实、变更事实或隐瞒事实的行为。
欺诈行为可体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方式。前者是欺诈人以积极的方式虚构事实或变更事实,从而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此种行为与欺诈的直接故意相联系,该欺诈行为即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意见》第68条中所规定的:“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的行为。后者指在法律上、契约上或交易****惯上有告知真相的义务而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致使相对人陷入错误、加深错误、或保持错误的行为。这种欺诈一般来说与间接故意相联系,是间接故意的表现形式。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3、被欺诈人因欺诈人之故而陷入错误
在民法上,构成欺诈,必须有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这一事实。被欺诈人未陷入错误,虽然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和行为,在民法上也不发生欺诈的法律后果。同时,构成欺诈,还要求被欺诈人的错误是因欺诈人的行为所致。所谓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将欲成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表示意思与内心意思是一致的,但也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欺诈即为其中的一种。被欺诈人在为意思表示时,主观上认为是自己真实意思的表示,会引起法律上的效力,而其事实上正在受对方的欺骗,其表示意思不发生期望的效力。可见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陷入错误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错误认识是进行意思表示的直接动因,表示意思是错误认识的最终结果。如果被欺诈人虽然陷入错误,但并未因之而为意思表示,也不构成欺诈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诈骗罪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所称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定义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第四章欺诈及其成因理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OPIO
  • 文件大小289 KB
  • 时间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