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 姚辉 著 第三章--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新.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
姚辉 编著
2021/1/27
1
第三章 法律行为
第一节 法律行为制度的功能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代理
2021/1/27
2
引例
李杏英诉上海大润发超市存包损害赔偿案
2021/1/27
3
第一节 法律行为制度的功能
一、从“法律行为”到“民事法律行为”
二、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准法律行为
三、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
2021/1/27
4
一、从“法律行为”到“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Rechtgeschaefte)一词是德国学者创造的法律术语。简言之,法律行为即旨在引起法律后果的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的一种,指民事主体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法产生民事法律效力的行为。
【问题与思考】法律行为=合法行为?
2021/1/27
5
二、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准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上还存在一个同位的概念——法律上的行为(Rechtshandlung),其中包括事实行为(Realakte)与准法律行为(geschaeftsaehnliche Handlungen)。
2021/1/27
6
按照德国的法律行为理论,事实行为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完全由法律确定其法律后果的人的行为。
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的最大区别在于,事实行为不是表示行为,而后两者都是表示行为。事实行为又分为两种:其一,完全独立于人的意志的行为,其二,虽然涉及人的意志,但此种意思并不是主动追求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意义上的意志,其目的在于发生一个事实上的后果。
2021/1/27
7
三、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
法律行为制度其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如按主体或意思表示数量可以划分为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
按法律效果可以划分为财产行为和身份行为;
按是否要以一定形式为要件又可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
按行为是否能从对方取得对价可分为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等等。
其中依其效力的不同,可分为负担行为及处分行为。
2021/1/27
8
三、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
负担行为,指以发生债权债务为其内容的法律行为,亦称为债务行为或债权行为。
处分行为则是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及准物权行为。物权行为,指发生物权法上效果的行为,包括单独行为和契约。准物权行为,指以债权或无体财产权作为标的之处分行为,如债权或著作权的让与、债务免除等。
2021/1/27
9
三、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负担行为
处分行为
物权行为
准物权行为
2021/1/27
10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 姚辉 著 第三章--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新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ovend
  • 文件大小3.63 MB
  • 时间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