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汕尾市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汕尾市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 凌万顷之茫然    
C . 不拘于时,学于余    
D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 (2分) (2020·浙江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 . 渺沧海之一粟    
C . 小学而大遗    
D . 列坐其次    
3.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 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常以身翼蔽沛公    
B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 臣活之    
D . 烛之武退泰师    
4. (2分) 下列句子中的“焉”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反诘语气             呢)
B .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              不译)
C .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词尾    形容词、副词词尾)
D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句中停顿              不译)   
5. (2分) (2019高二下·西藏期中) 选出与课文原文一致,正确无误的一项( )
A .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B .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C . 明星莹莹,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D . 使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    
6. (2分) (2018高一下·灌南月考) 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不同风格的作品中,有的感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在草原上的野马;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朦胧月下的荷花。
B . 在莽莽苍苍的原野,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支正在覆灭的船队,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C . 于是,我从记忆的树上摘下一片叶子,写下了《扳着指头数到十》这篇小说。
D . 我拥抱着夏日的黎明,惊醒那温馨而生动的气息,美丽的花朵睁眼凝望,黑夜的轻翼悄然翔起。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0分)
7. (6分) (2019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先,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

汕尾市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62357237
  • 文件大小751 KB
  • 时间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