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称为黄疸.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一)胆红素的来源
1、衰老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占80%
2、旁路性胆红素:骨髓内的幼红细胞有少量的血红素被分解为胆红素;
3、组织中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细胞色素、肌红蛋白等裂解为胆红素。
(二)胆红素的生成
衰老的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后,其中的血红蛋白分解生成血红素,
血红素在酶的作用下形成胆红素。
此种胆红素未经肝脏处理,即未与葡萄糖醛酸基结合,故称未结合型(非酯型)胆红素。又称间接胆红素。
(三)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
1、摄取:
未结合型胆红素随血液循环运行到肝脏后,脱去白蛋白进入肝细胞,与细胞内载体蛋白(Y、Z蛋白)结合,被送到滑面内质网。
2、结合:
未结合型胆红素在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GT)作用下,形成结合型(酯型)胆红素。又称直接胆红素。
3、排泄:
结合型胆红素 形成后,由肝细胞分泌到毛细胆管。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四)胆红素的肠内代谢
结合型(酯型)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后,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尿(粪)胆原;
粪胆原在肠道下段与空气接触后氧化为粪胆素随粪便排出体外;
小部分粪胆原由肠道吸收经门静脉回肝,大部分随胆汁排入肠,形成肝肠循环;
小部分进入体循环经肾随尿排出。
二、|黄疸的分类
1、根据发病学原因分为: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
2、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分为:
肝前性黄疸
肝性黄疸
肝后性黄疸。
3、根据血清中增多的胆红素的种类分为:
非酯型黄疸、酯型黄疸
三、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溶血性黄疸:
[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
①免疫性因素:如异型输血、新生儿溶血等
②生物性因素:如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红细胞被破坏
③理化因素:如大面积烧伤引起的溶血
④遗传因素:如蚕豆病。
[发病机理及特点]:
1、血清非酯型(未结合型)胆红素浓度升高:
由于胆红素的生成超过肝脏处理的能力,故血清非酯型(未结合型)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间接反应阳性。
2、粪(尿)中粪(尿)胆素原增多:
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酯化和排泄功能代偿性加强,进入肠内的酯型(结合型)胆红素增多,肠内粪胆原增多,进一步氧化形成的粪胆素也增多并使粪便颜色加深。由此经肠吸收入血再经肾排出的尿胆素也增多。
3、尿中无胆红素:
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入血与白蛋白结合牢固,不能通过肾小球排出。
(二)肝细胞型黄疸
[病因]:肝对胆红素的处理包括: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酯化)和分泌排泄三个过程。
 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运载功能障碍:见于
肝细胞内载体蛋白不足或缺乏,使肝细胞从血中摄取胆红素能力降低,导致血中非酯型(未结合型)胆红素增多。如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服用磺溴肽药物,药物与载体蛋白竞争性结合,抑制肝对胆红素的摄取。
2、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酯化)障碍:
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造成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酯化)障碍,导致血中非酯型(未结合型)胆红素增多。
如肝炎等引起的肝细胞损伤、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非溶血性家族性黄疸。

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称为黄疸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40 KB
  • 时间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