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学类作品意蕴探究教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篇一:例说文学类文本意蕴探究题解题技巧
例说文学类文本意蕴探究题解题技巧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通常把探究题设置在文类文本阅读题之中,可以说是整张试卷的压轴之题,也是试卷中最难的一题。分值一般设置为6分,但连续几年此题的平均得分不超过3分。如何提高探究题的得分,是高考备考的难点。
一、基本稳定的题型
江苏从2008年开始明确提出“探究”这个概念之后,探究题就成了文学类文本的必考题。这里不妨回顾一下这8年的试题:
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008年《侯银匠》)
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哪几层深意。(2009年《上善若水》)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2010年《溜索》)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意蕴,及其对表现人物作用。(2011年《这是你的战争!》)
作品叙事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于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2012年《邮差先生》)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
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2014年《安娜之死》)
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2015年《比邻而居》)从这8年的探究题设置,我们不难看出高考探究题的变化,从整体探究走向局部探究,
从艺术手法探究走向思想内容探究,从作用探究走向意蕴探究。而从2013年开始,近三年探究的题型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成型的时期,即对文本中的句子意蕴的探究。
二、整体把握文本的情感与观点
对于句子意蕴的探究题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头痛医头”,因为出题点是在句子上,所以很多同学只把眼睛盯在这个句子上,这是“出不来”的。其实能够作为出题点的句子一定在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这个句子一定能洞察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想表达的情感或观点。这个句子中所表达的情感或观点和整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观点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做好这类题目应该首先从对全文的理解入手,把握全文的情感或观点。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首先要能概括文本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抓住文章的中心人物,揣测出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我们初读文本获得的第一感受。比如阅读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很容易看出老舍重点叙写了一个叫何容的人,他坚持自我,不妥协、不改变,为人极为热情。在文字之中“我”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对何容这个人的肯定和认可甚至赞扬,这是全文的情感,也是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情感。这和答案“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的理解、认可之意”基本上是一致的。再比如读《安娜之死
》,文中重点描述了安娜***的经过,对于一个***之人,作者的“同情”是最正常的感情,这也和答案“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和同情”是相吻合的。再如读《比邻而居》,文中先描写了几种不同的“气味”来象征几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对于这几种不同的生活,作者的态度是包容的,认为是“比邻而居”即不同的生活方式或状态应该实现一种“平衡”,而最后一小节的“艾草熏烟”正是一个平衡点,这也就是答案“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
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从这三道题的答案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整个文本中作者的情感与观点把握是我们做好这一道题目的关键所在,命题者就是想通过这个句子来考查考生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情感与观点的把握。初读文本所得到的第一感觉可能不一定准确,可以在具体分析句子时再加以完善和补充,但这一步是绝对不能省略的。
三、细处剖析意义
什么叫意蕴?百度百科中给出的解释:“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华夏意韵,仙风道骨。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内心萌生 的一种感觉。”从这个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意蕴包括三个方面:①内容、含义;②情感、感觉;③风骨、精义或主旨。弄清了这个概念,我们就知道句子意蕴探究最后应该落实在这三个方面。
关于作者的情感或观点,我们已经从文本的整体分析中把握了,虽然是一个句子,但它的情感与观点应该与全文是一致的,因为既然这个句子被选中,那它就一定是能表达作者最主要的情感或观点的句子。接着就应当“走进 去”,深入分析这个句子的具体意思,包括表层义和深层义,当然更重要的是深层义即比喻义、象征义等。
怎么样才能准确全面理解句意呢?江苏《考试说明》中对探究有这样的要求“探究能力要求等级 f(1)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个要求给了我们启示,即“从不同的角度与层 面”入手,探究“作品意义、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所以要选准角度,一个句子中又如何选角度呢?那就是要找出句子中的描写对象。
例如2014年的《安娜之死》探究的画线句子:“

文学类作品意蕴探究教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