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柳沟毛肚宴京郊特色农家宴“柳沟火盆锅”.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柳沟毛肚宴京郊特色农家宴“柳沟火盆锅”

  近几年,在京城里著名度很高的柳沟村,是含有浓厚地方民俗特色的农家宴——延庆柳沟的“火盆锅豆腐宴”旅游之地,是市民京郊游流连忘返的地方。  柳沟村距德胜门88公里,是经典的山区内村。柳沟,古时又称凤凰城,椐《县地名志》记载,明清时期作为居庸关一主要门户,设驻军把总属,担负着明皇陵的防务重担。柳沟古城历史悠久,现还有城墙,城门等遗址,含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全城总面积6300平方米,城内原有18座古庙,其中城隍庙最大,建筑面积73平方米,明建正殿三间,清重修,现仅存遗址。村西九龙山上存有外长城遗址,城墙和烽火台的轮廓清楚可见。村内存有多处古井、古树。
  柳沟曾是古战场,炎黄之战所在地“阪泉之野”和1624年,齐桓公助燕讨伐山戎之战,均在柳沟及周围阪泉一带。明嘉靖20年朝廷为防鞑靼进犯,修筑八达岭长城之外又两道防御土长城。全长303公里,筑有很多烽火台,攻守皆宜。嘉靖30年,修建柳沟城,以保京城。城内以驻军为主,城外以驻民为主。在明清两代时期,该城最为繁荣热闹,有商铺和当铺、早市,前后共修建大小庙宇26座。每逢过佳节最为热闹,有庙会、灯会、花会,除此,每十二个月还办几次庙会唱大戏,热闹非凡。明末清初,撤了衙门和军事设施,抗战时期,因战争拆毁了城墙。现在,柳沟人对现存遗址已经做了关键保护。
  柳沟建城已经有四百多年,经历时间的积淀,孕育了和众不一样的风俗文化,这里传承着古老的饮食文化—火盆锅,正月家家在院里“隆旺火”,以表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再围坐桌前,欢欢喜喜吃年夜饭—“熬火盆锅”,直至今天火盆锅仍伴伴随柳沟凤凰古城展示着它特有的魅力。
  提起火盆锅,还得从祖辈们曾经用过的火盆说起。火盆是历史上中国北方农村冬季取暖的器具。过去,一般人买不起煤,就用木炭取暖,盛木炭的器具是泥盆,便被称为火盆,于是火盆成为当地大家冬季取暖时关键工具。火盆是黄泥手捏的,象个长圆形的小盆,盆内生炭火,屋内有地桌有大炕。到了冬天,窗外刮着风,下着雪,桌上红红的火盆,火盆上放着热气腾腾的砂锅,慢慢炖着,大家边吃豆腐宴、边饮酒聊天,那滋味就别提多美了。而到了节日,也就到了大家改进生活的好时机,尤其是每十二个月的春节,富家要杀猪宰羊准备一番,而穷家也要买鸡买肉、备些荤菜,既可解馋,又可待客。不过限于当初的生活水平和当地人的生活****俗,老百姓极少吃炒菜,即便是过节,也就炖多个菜,再加多个凉菜。过节时,大家会把屋子烧得更暖和点,也就把火盆烧得更旺一点。因为要上桌子吃饭,火盆放在中间就很不方便,于是有些人就把炖大菜的锅放在火盆上,这么既节约空间,又可加热炖菜、不会凉锅,而火盆放在中间还便于大家烤火取暖,真是一举两得。今后,村中家家户户就出现了火盆锅。
  火盆锅的形式是在大家的不停改善中逐步成型的。起初,火盆的外观很粗糙,火盆锅只有二尺见方,是一户四五口人用放在火炕上的,在火盆上架上铁锅圈,圈上再架上砂锅。当初,放在桌子中间很不美观,于是大家改善工艺,精益求精。对于用锅,也有不少讲究。刚开始用的就是浅砂锅,不仅盛东西少还很轻易余汤,以后改为深砂锅,能盛更多的东西,常热常吃;起初只是几样菜,以后就越来越讲究,尤其是节假日。制作时以一主锅为主,放入五花熏肉、白菜、鲜豆腐、冻豆腐、炸豆腐等。其特点是以素为主,荤素搭配,油而不腻。四

柳沟毛肚宴京郊特色农家宴“柳沟火盆锅”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