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追寻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意义.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追寻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意义
  【摘要】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较多地关注了课堂教学的技术与技法,以读懂课文内容为主要目标取向,还没有真正从“教课文”转变成“用课文教”,从“教课文”转变成“教语文”。如何唤醒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意识,认识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意义,还原语文的学科本质,促进学生的“生长”将是语文教学中必须守望的价值和为之坚定的方向。
  【关键字】课程;课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28-02
  【作者简介】孟晓东,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江苏无锡,214101)主任,高级教师,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生长性语文教学主张“为儿童生长而教”,追寻这样的课堂生活场域:学生兴致勃勃地阅读,喜出望外地发现,乐此不疲地探索,卓有成效地吸收,富有个性地表达,语言、思维、精神实现“活泼泼地生长”。语文课,如何以学科本质给予学生生长的力量,给学生留下难忘的语文印记?我认为,教师对课堂教学中课程意义的认识,对语文
“课程”“课文”“课堂”的独立思考、判断、选择,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一、清晰的课程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
  日常阅读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极为普遍,语文教师似乎总是在一篇一篇地讲课文,以读懂课文内容为主要目标取向,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时间用于理解课文内容和感悟思想情感,语文课上完,学生留下的多是课文内容的印象,而不是课程能力的长进。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在“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其结果是造成语言学****任务的旁落,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学生学****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等课程本质内容是语文课的“脊梁”。
  如此看来,苏教版四上《珍珠鸟》这一课的教学,仅引导学生理解“信赖,能创造美好的境界”显然是不够的,这只是课文内容。那么如何来确定《珍珠鸟》“这一文本”特定的课程内容呢?可以围绕“三位合一”进行整体构想,“三位”:一指课程标准,各年段课程目标内容,隐含着各项课程能力的生长序列;二指教材,教材承载着课程目标内容,往往看起来是散点式,但事实上紧紧与课程标准相吻合;三指儿童经验。“三位”唯有“合一”,才能做到“应然”与“实然”相结合,在课程的坐标系中找准儿童每一堂课学****活动的
“生长点”。与课程标准对话,会发现第二学段重在段落的训练,要求学生注意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写清楚;与教材对话,《珍珠鸟》一课叙述了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尤其是第4自然段极为典型,以时间顺序展开,着重描述了珍珠鸟的动作;与学生经验对话:进入第二学段以后,学生已进行有顺序表达的练****但有顺序地写清楚过程发展是首次接触。不断对话,要教的课程内容逐渐清晰――以此课(重点是第4自然段)为例,让学生理解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并学****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写清楚过程发展的****作方法。
  当语文课超越了内容的解读分析,落实了课程目标,课文便具有了对学生语文课程能力生长的“独特意义”,这节课也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生长序列中的重要一环,赋予学生新的“学科经历”和“学科经验”。
  二、深

追寻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意义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