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80后”和网络-文学批评的双重阻隔-文学批评怎么写.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80后”和网络:文学批评的双重阻隔|文学批评怎么写
传统文学批评家是否能够批评网络文学,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话题,因为这里包括批评的权利、能力、态度等等问题,但它又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假如我们不是一下子就陷入理论辨析语境的话,那么,在讨论的过程中将会包括目前文学批评界的一个相当现实也相当紧迫的问题,因为它已关乎生存关乎信赖关乎文学的未来发展。我认为,讲无法批评不免武断,因为就是无法进入的批评仍然成立,还可能是另外一个言说。讲难以面对难以进入可能是更有弹性的一个判定,因为在传统文学批评家和网络文学之间肯定有阻隔有难以沟通之处。在我看来,“80后”和网络这两个关键词就组成了难以否认的双重阻隔。
  一、“80后”:代际差异造成文化空间的阻隔
  我2021年开始进入“80后”文学研究,最初写文章时曾经引用过一个小说:一位女博士以为在她的周围好男人全部成家了,于是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网恋,三个月最终找到了一个她心目中最优异的男人,她无事不晓对答如流,且和她情投意合。网恋最终结果是要见面的,她决定在全城最好的咖啡厅约见这位白马王子。结果,按时出现的却是一位初二小男生。她说,姐姐,对于你的任何问题,我全部能够在三秒内用谷歌找出答案。那个女博士哭笑不得,无可奈何之下让她点了最好的咖啡。喝完咖啡以后,小男生拜拜走人。女博士感慨地说:她身处网络之时学富五车,她离开网络之时却是一张白纸。当初我写作的引用动机是为了说明“80后”一旦离开网络,她们并没有拥有什么,网络仅仅是她们取得知识的工具。不过当课题进入到第二年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判定是错误的。其实“80后”在网络取得信息的同时,也取得了观察了解这个世界的多重视角。更为主要的是取得一个自由共享的精神,包含对权威的消解,包含一个后当代态度,包含一个对生活这么那样多方位的选择。
  第二个例子是我研究的现代文学史的一个现象的发觉。1980年代中期,中国音乐学院学作曲的学生刘索拉,写了一篇小说你�无选择颇有影响,随即徐星发表了无专题变奏,上海作家陈村又写了一个和七个,相近创作倾向的还有陈建功的卷毛、刘西鸿的你不能改变我、刘毅然的摇滚青年。我当初认为一个文学流派的雏形出现了,并将其命名为“骚动和选择的一代”。这是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个青春写作,能够说是一个亚文化的现象。不过,这种青春写作现象两年后就消失了。我在一本文学史里写过一章,试图统计这一短暂的文学现象,审稿时被出版社删除了,她们认为这个不值得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不值得进入我们文学史研究的视野,因为它还不能组成一个现象。到了2021年,进入“80后”文学以后,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网络流行词的流行时间基础上只有两个月,极少超出三个月,不过“80后”这个词流行的时间很长,为何会这么呢?从2021年2月,北京少女作家春树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是我们主流社会第一次很庄重地看到“80后”这个词,但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媒体对“80后”基础上全部是以批判为主,最早的消息是“80后”叛逆成风,她们发育比较早,因此犯罪的比较多,“80后”的心理比较有问题,但2021年后主流媒体的态度改变很快,从包容接收到赞扬,过程时间不长。为何会有这么的情况呢?以后我意识到“网络”起了很大的作用。假如从亚文化这个角度来说,以前的青年亚文化表现也在承受批判,年轻

2021年“80后”和网络-文学批评的双重阻隔-文学批评怎么写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