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解表药.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麻黄(李可)
2000年秋,孙瑞琴乃一农妇,37岁,患原发性高血压18年,暴怒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48小时,醒后暴盲,寒战,咳逆无汗。查见颅内血肿水肿,双眼底出血,水肿。遵眼科名家陈达夫目疾六经辨证***:凡目疾,无外证而暴盲,为寒邪直中少阴,玄府(毛孔)闭塞所致,当用麻附细辛汤温肾散寒。附子温少阴之里;麻黄开太阳之表,即起玄府之闭;细辛直入少阴托邪外透。今证见寒战无汗,禀赋素壮,纯属表实,与少阴无涉,遂迳与麻黄汤一剂令服。 次日诊之,夜得畅汗,小便特多,8小时达3000ml,今晨头涨痛得罢,目珠涨痛亦止,目赤尽退,血压竟然复常,已可看到模糊人影,后以通窍活血汤冲服生水蛭末12克,调理一段,竟得复明,视力:,,病愈3年血压一直稳定。
整理课件
1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麻黄(李可)
麻黄升压,现代药理已成定论,近百年来已列为脑血管病禁区,而麻黄汤竟然治愈不可逆转的高血压,岂非千古奇谈!由此想到古代治中风昏迷欲死,用“古今录验大小续命汤”,并强调“录验”二字,必有至理,现代斥其非,实不知汗法可以消除溢血,充血之水肿,人本一体,表里同气,表气闭塞则里气逆乱,表气通则里气和,中医药有双向调节效能,是通过调燮整体气机而治疗局部疾病。汗法之奥妙,并不单在一个“汗”字,麻黄可以通利九窍,宣通脏腑之气。 从本案的病机看,由于寒袭太阳之表,玄府闭塞,寒气郁勃于内,气机逆乱上冲,邪无出路,遂致攻脑,攻目。邪之来路,即邪之出路,随着汗出,表闭一开,邪从外散,肺气得宣,水道得通,小便得利,郁结于大脑及眼底之淤血,水肿亦随之而去,脑压迅速复常。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整理课件
2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桂枝
邹良材经验:阴虚型肝硬化腹水临床以阳行阴利小便。按阴阳互根的机制,阴虚患者可在养阴柔滋淡渗的基础上,略佐通阳药物,借助膀胱的气化作用达到“以阳行阴”的目的。主要药物为桂枝,用量在3g以内,加入煎剂中,正如近人曹炳章云:“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枝,化阴滞而阳和。”
《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

张琪经验:桂枝是张老治发热常用之药。《伤寒论》虽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禁,但张老在临床并未囿于此说,治疗发热已入里内伏少阳时,与柴胡配伍,共奏疏解透达之功;与生石膏配伍,则无性温助热之虑,因此常用获微汗出而愈之效。尤其对发热有肢节烦痛者,柴桂合用其效尤佳。若挟有痰浊温邪者,桂枝用之更宜。因为痰浊湿邪属阴,非阳不化,故用桂枝温阳行气,以助祛温化浊、豁痰散结。因同时伍用清热之剂,故大可不必担心“阳盛则毙”。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琪》
整理课件
3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紫苏
陈笑夫经验:紫苏叶,除了常用于治疗感冒风寒,作为发散药之外,还偏重于用来治疗某些腹泻(相当于过敏性结肠炎),而收良效。这种腹泻,在急性发病后,往往余“毒”未清,常因饮食不节,反复发作。迁延日久,遂致酿成慢性。该药的适应范围:主要是病人有可追忆的食物过敏史,并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发病过程。引起发病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中的虾、蟹、蛤类及某些鱼。急性发病是,肠鸣、腹痛、腹泻、呕吐,并有恶寒发热等。重用紫苏叶(带茎)30g,配陈皮10g,加焦山楂10g,焦麦芽10g,焦六曲10g,炒苍术10g,姜川朴10g,干姜5g。此方应用一两剂即获显效。但治疗必须彻底,方可免于导致慢性。
到了慢性阶段,腹泻时发时止,一日数次,夹有黏液,肠鸣,腹痛绵绵,食欲减退。治疗用药,仍以紫苏叶(带茎)30g为主药,配陈皮10g,并因证选用温中、补阳、理气等药。如青木香3g、桔梗9g,山药20g,莲子15g,炒白芍15g,干姜3g,甘草9g,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医海拾贝——江苏当代老中医经验选择》
整理课件
4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生姜(张登如)
产后饮食慎用生姜解
按本草皆云生姜性温而散,产后血亏气弱之人,岂可用此燥烈之品?而乃风俗****惯,产妇饮食,动辄投生姜调味,寒性之人,食之犹可;若热性之人,食之如炎添薪,其害不可不知。故张老认为产后饮食应慎用生姜为佐料。曾治一产妇,产后即厚用生姜投入汤馔之中,数日后口干咽燥,仍强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解表药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