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ppt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5-1 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一、惠更斯原理:
1690年,惠更斯在其著作《论光》中提出假设:“波前上的每一个面元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次级扰动中心,它们能产生球面子波”,并且:“后一时刻的波前的位置是所有这些子波前的包络面。”
这里,“波前”可以理解为:光源在某一时刻发出的光波所形成的波面(等相面)。“次级扰动中心可以看成是一个点光源”,又称为“子波源”。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波动具有两个基本性质,一方面,它是扰动的传播,一点的扰动能够引起其它点的扰动,各点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另一方面,它具有时空周期性,能够相干迭加。
惠更斯原理中的“次波概念反映了上述前一基本性质,这是其成功的地方。但“时空周期性”并没有反映。
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说明衍射的存在,但不能确定光波通过衍射屏后沿不同方向传播的振幅,因而也就无法确定衍射图样中的光强分布。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此是研究衍射现象的理论基础:
波动具有两个基本性质:
1、波动是扰动的传播,一点的扰动能够引起其它点的扰动,各点的扰动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2、波动具有时空周期性,能够相干叠加。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在惠更斯原理中,由于缺少对时空周期性的反映,从而对各次波如何叠加问题就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1818年,在巴黎科学院举行的以解释衍射现象为内容的有奖竞赛会上,年青的菲涅耳出人意料地取得了优胜,他吸收了惠更斯提出的次波概念,用“次波相干迭加”的思想将所有衍射情况引到统一的原理中来,这个原理就是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其内容如下:
如图5-3所示:
“波前上任何一个未受阻挡的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频率(或波长)与入射波相同的子波源;在其后任何地点的光振动,就是这些子波叠加的结果。”
s为点波源,∑为从S发出的球面波在某时刻到达的波面,P为波场中的某个点。要问,波在P点引起的振动如何?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由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知:
应该把∑面分割成无穷多的面元d ∑ ,把每个面元d ∑看成发射次波的波源,从所有面元发射的次波将在P点相遇。
一般说来,由各面元d ∑到P点的光程是不同的,从而在P点引起的振动位相不同,P点的总振动就是这些次波在这里相干叠加的结果。
以上就是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基本思想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可以表述如下:
波前上每一个面元都可看成是新的振动中心,它们发出次波(频率与入射波相同);
在空间某一点P的振动是所有这些次波在该点的相干迭加。
是相干叠加→复振幅叠加
如图所示。点光源S在波面∑’ 
上任一点Q产生的复振幅为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式中,A是离点光源单位距离处的振幅,
R是波面∑’的半径。
在Q点处取面元dσ,面元发出的子波在P点产生的复振幅与在面元上的复振幅 、面元大小和倾斜因子K(θ)成正比。
面元dσ在P点产生的复振幅可以表示为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5-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K(θ)表示子波的振幅随面元法线与QP的夹角θ的变化。( θ称为衍射角)
c为一常数,r=QP。
菲涅耳假设:当时θ=0 ,倾斜因子K有最大值,随着增加θ↑ ,K减小,
当θ≥π/2时,K=0。
对P点产生作用的将是波面∑’中界于z z’范围内的波面∑上的面元发出的子波。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OPIO
  • 文件大小512 KB
  • 时间2021-04-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