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习】第一章现代医学成像技术概论.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 概论
湘南学院
医学影像系
影像技术教研室
编辑ppt
医学影像技术的概念
是借助于某种介质(如X 线、电磁场、超声波、放射性核素等)与人体相互作用,用理工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把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等具有医疗情报的信息源传递给影像信息接收器,最终以影像的方式表现,提供给诊断医生,使医生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针对医学影像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判断的一门科学技术。
编辑ppt
医学影像技术的内容
X 线摄影( radiography )、
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超声成像(ultrasound imaging)、
放射性核素成像(radiosotope imaging)
以及可见光成像、红外成像和微波成像等。
编辑ppt
第一节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分类
根据医学影像学所研究的内容,按其成像原理和技术的不同,分两大领域:
一是以研究生物体微观结构为主要对象的生物医学显微图像学(biomedical microimaging,BMMI);
二是以人体解剖结构及功能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医学影像学(modern medical imageology,MMI)。
编辑ppt
一、X 线成像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做真空管高压放电实验时,发现了X射线或称X线,并用于临床的骨折和体内异物的诊断。
189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X线球管。
20世纪10-20年代,出现了常规X线机。
1920年,发明对比剂,开始人工对比检查。
编辑ppt
X 线成像的原理
是由X 线管发出的X 线透过被检人体的组织结构时会发生衰减,由于各种组织的密度(ρ)、原子序数(Z)以及厚度(d)的不同,而对X 线的衰减系数(μ)不同,使得穿过人体出射的X 线强度不同而产生X线对比度(KX),含有人体信息的KX由屏-片系统(影像增强器、成像板或平板探测器)接收,再经过处理形成可见的光学影像。
X线透过人体内部器官的投影,不同的灰度差别模拟局部所接受的辐射强度,也是对相应组织结构对x线衰减的模拟。
编辑ppt
1983年,日本富士公司首先推出了CR(computed radiography)系统;
1997年,DR(digital radiography)设备问世。
传统x线成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数字X 线成像:是采用影像板(IP)、平板探测器(FPD)等来代替屏-片系统作为X 线信息接收器,应用各种探测器将X 线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再经模/数(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化影像。
数字X 线成像包括计算机X 线摄影(CR)、数字X 线摄影(D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数字X 线***等。
数字x线成像
编辑ppt
第二节 医学影像成像的基本条件
成像(广义):应用光或其他能量来表现被照体的信息状态,并以可见的光学影像加以记录的一种技术。
需具备一个成像系统;
成像程序:能量-信息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成像三大要素:信息源(被检体)、信息载体与信息检测(接收器);影像视读。
编辑ppt
一、信息影像的传递与形成
(一)模拟x线信息的传递与形成
1、x线信息影像的产生:被照体对x线的衰减
I=I0e-μd 形成x线信息影像(潜影)
2、x线信息影像的转换
屏片系统(密度影像);***(二维光强度分布)
3、密度分布转换成可见光的空间分布
观片灯亮度、色光、观察环境及视力
4、视觉影像的形成:视网膜
5、意识影像的形成:阅历、知识、经验和鉴别能力。
编辑ppt
编辑ppt

【学习】第一章现代医学成像技术概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4.41 MB
  • 时间20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