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四专题教学意见xxl -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四专题教学意见.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四专题 教学意见
整理课件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
本专题选取了古代散文1篇、文赋1篇,宋词2首及通讯报道2篇,围绕“历史”话题,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熟悉历史,借鉴、总结、反思历史,传承历史文化,增强历史责任感。同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学****研究、总结、评价历史的一些方法。建议采用理解文本内容、思考历史人事、鉴赏文本艺术的思路展开教学。
整理课件
【专题目标】
1、文字方面:要偏重于文言积累。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的意义和用法,熟悉古文、诗词和通讯基本的语言特点;诵读古代诗文,背诵《阿房宫赋》和两首词。
2、文章方面:要重于内容的理解和章法的欣赏。基本把握文章所反映的史实,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史料;欣赏不同文体对史实的描述以及不同的呈现方式,如学****两篇史论,注意理解作者以古鉴今、针砭时弊的特点,如两首怀古词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的异同。
3、文化方面:要偏重于培养史识。解读前人对历史的沉思,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思考;体会作者在评述历史变故和人世沧桑时情理相融的特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的素养奠定基础。
整理课件
板块一  后人之鉴
【学****要求】
基本要求:1.研究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理解作者的忧患意识。2.能够把握作者所论六国及秦灭亡的原因,理解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3.能掌握“论”“赋”的文体知识和关于苏洵、杜牧的文学常识。4.能熟读、诵读本板块文言文,并说出其中名句的启示意义。5.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发展要求:《六国论》:能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角度,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能对《六国论》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与《阿房宫赋》加以比较研究。《阿房宫赋》: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学****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的意义。
整理课件
《六国论》(2课时)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史论,但又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学****本文必须首先懂得它怎样“借古”,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方法上要考虑到:①让学生了解跟课文有关的基本史实。②理清文路是研****的关键。首先要弄清全文的思路,领会作者为文的意图;其次要分清第三、四段的层次,了解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这篇文章的结构,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一个示范结构。)③在基础稍好一些的教学班里可以用苏辙的同题文章来进行比较研读。
整理课件
文章第一、二段句子间的关系怎样?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1)赂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论点
分论点
教学提示(2课时)
整理课件
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段最好可
分几层?论证的是什么?
对 比
受贿而得
战胜而得
割地而亡
战败而亡
固不在战矣
得难
献易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故不战而强
弱胜负已判
不尽
不灭
以地事秦犹
抱薪救火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赂秦之频
一夕安寝
整理课件
第四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不赂者

与嬴不助五国

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设)
整理课件
文章到第四段已将问题论述得十分清楚,为何还要第五第六段?
第五段------
第六段------
引古(六国破亡)
------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假设论证,得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结论(承上启下)
整理课件
作者为何要写这样一篇史论文?(补充写作背景)
整理课件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四专题教学意见xxl -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四专题教学意见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16 MB
  • 时间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