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链接:三个不为人知的细节甄嬛传不为人知的细节.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链接:三个不为人知的细节甄嬛传不为人知的细节.doc链接:三个不为人知的细节甄嬛传不为人知的细节
关于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文章已经有很多,在这里笔者对89式的详细结构不再一一展开介绍,仅选取其中三个以往文章着墨不多的细节部分加以探讨,以求大家对89式自行反坦克炮有新的认识。细节之一:弹药系统与半自动装弹机0反坦克炮从研制到定型,使用的都是0毫米半钢套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也就是所谓的0I型穿甲弹。因为初速大幅提高,炮口动能亦达到10兆焦以上,该弹在火炮直射距离内均可有效击毁T-72主战坦克,2000米低温垂直穿甲能力达到460毫米均质装甲。这个威力指标虽然在80年代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89式自行反坦克炮定型时已近90年代,随着“豹”II及其改进型、M1A1HA、“挑战者”II和T-80等新型主战坦克的大规模服役,其威力已不具有优势。为了对付贫铀装甲、“乔巴姆”等新一代复合装甲,必须为0反坦克炮配备威力更大的全钨芯脱壳穿甲弹。因此,0I型短钢套穿甲弹定型后并未批量生产,也没有正式装备部队,研制单位立即转入0II型全钨穿甲弹的研制。由于我们在80年代已有成功研制100毫米全钨脱壳穿甲弹的经验,0毫米全钨弹的设计过程本身并未出现重大问题,0II型脱壳穿甲弹在90年代初顺利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遗憾的是,II型弹的研制决策也出现了不应有的重大失误,在“老炮配新弹”的指导思想下,II弹完全不考虑火炮适配条件,孤立地展开研制工作,另一方面,89式自行反坦克炮在定型后也未考虑发射II型穿甲弹的实际需要,仅按发射I型弹的原样批量投产装备部队。最后的结果就是,,弹芯长径比接近20∶1,具有良好气动外形和更大的截面密度。但是,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反后坐装置却无法承受II型弹重量、初速同时增加后发射的后坐能量。0反坦克炮空有大药室和公斤的最大装药量,。该炮发射II型全钨弹的初速比I型半钢套弹的初速还低几十米,2000米距离低温穿透550毫米均质装甲的威力比其设计指标低了大约10%。90年代中期,用58倍口径0毫米反坦克炮实验炮发射改进后的全装药II型穿甲弹的实验表明,0反坦克炮的穿甲潜力至少在700毫米水平。随着90年代苏联解体、北方压力解除,89式自行反坦克炮失去继续改进的价值,0高膛压炮穿甲威力的进一步提升只能通过随同新型号研制III型钨合金穿甲弹来实现了。89式自行反坦克炮从其用途来说,必须隐蔽待机,先敌发现、先敌开火,足够的射速是达成作战目标的先决条件。其设计指标明确提出,该炮从发现目标到完成射击的时间不超过秒,能够完成3发/20秒、5发/30秒的急促射击,持续射速亦不小于6~8发/分。而大药室和定装弹设计使穿甲弹和榴弹的弹重达到23~30公斤,为了解决高射速的矛盾,必须配备自动装填机构。447厂接手0自行反坦克炮项目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否定了高难度的全自动装弹机方案,转而设计了一种尾舱结构,定点自动供弹,人工取弹装填的半自动装弹机。这套半自动供弹系统布置在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炮塔尾舱里,供弹滑车处在炮尾右后方和装填手之间的最佳位置。滑车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成10°倾斜角的供弹滑道,分别存储7发穿甲弹和3发榴弹。弹丸通过电磁铁控制的供弹卡锁固定。装填时,炮长通过火控计算机向供弹

链接:三个不为人知的细节甄嬛传不为人知的细节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