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2].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探求真知的科学实验精神。
学****br/>重点

、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学****br/>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争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法
指导
引导点拨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用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这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字词积累
丁肇中(zhào) 朱熹(xī) 彷徨(pánghuáng)
中庸(yōng) 论语(lún) 袖手旁观(xiù)
环节二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整体感知
“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找出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2]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