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东省郯城三中高一历史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山东省郯城三中高一历史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doc炎B城三中个人备课
课题:21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高一年级 历史 备课组
主备人
严炳专
课型
授 新课
验收结果: 合格/希■元善
时间
2012 年_月 H
分管领导
课时
1
第—
一周第 课时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赫鲁晓夫做《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
;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二、 过程与方法人物评价、问题比较、问题探究。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 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 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 端日益显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针对斯大 林模式的弊端分别进行了改革,他们的改革各有成败,深刻了影响了苏 联的局势,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这节课,我们来 看看这三位领导人的改革。
板书: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 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认真听讲
学生回答:主要特征:单一的公 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存在的弊
教师讲述: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日益暴露。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 题。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 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o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 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制约 了工业的发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 可能。经历了一番动荡后上台的赫鲁晓夫感受到了斯大林体制的种种弊 病,并尝试医治,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板书:一、赫鲁晓夫改革
教师讲述:赫鲁晓夫一上台就以革新者自居,他首先对斯大林模式 进行批判,矛头直指斯大林。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中国等55个国家的共产 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赫鲁晓夫主持大会并做了党中央 工作总结报告。在总结报告中,赫鲁晓夫就内政和外交方面提出了 一些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尽符合的新观点,如反对工资的“平 均主义”;提出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和平过渡”理论, 等等。大会闭幕当夜,赫鲁晓夫突然召集代表再次开会,向他们做 了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教师提问:秘密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师总结: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的中心是反对对斯大林的个人崇 拜。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在30年代大清洗运动中和卫国战争初期所犯 的许多严重错误的分析肤浅,评价也不公允,并把错误的根源简单归结
于斯大林的“不良品质和性格”,缺乏历

山东省郯城三中高一历史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94 KB
  • 时间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