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选择.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选择
 
   
 
 
 
 
 
 
 
     
 
 
 
 
 
张攀攀
摘要:城市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环境约束问题呼唤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生态文明城市这种崭新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其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符合必然的实践需求,顺应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理论;实践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背景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活动要素的集中区域,是人类文明长期演化的产物,体现和标志着文明程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映。20世纪以来,工业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不断“生长壮大”的同时,资源环境与人口增长的问题日益尖锐,伴随着工业化带来的人类环境危机,资源短缺、气候恶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作为人类聚居地的城市容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信息交流的中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生态问题、走出城市困境的现实需要,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基于此,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及学术界掀起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道路探索的浪潮。
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
国内外一直在探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马克思就指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认为人不是居于自然之上的,人类要在适应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人类存在于自然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和精神意识都不能脱离自然,
1925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帕克提出城市生态学理论,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认为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并以人为核心,人是主体,这一生态系统容量大、流量大,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自我调节的功能,和谐的城市应该是具有良好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从而保证城市发展的持续与稳定。强调城市应确立新的目标定位,摒弃传统的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忽视质量的建设目标,城市的发展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生态城市系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最佳组合。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达成的《21世纪议程》进一步推动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观念,这一观念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将是生态城市发展方向,这一趋势推动了生态伦理学的形成与研究。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跨世纪的新兴学科,其兴起和发展是为提高民族生态文化素质、适应环境革命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学重视生态道德观,强调人类自身的生物生态,指出解决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关键是要首先关注人类自身的生物伦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通向光明前景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上议程,在这一背景下,生态城市的构建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实践。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出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对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强调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创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我国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指导着我国绿色生态城市的创建。
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践导向
构建生态城市应该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加强生态价值宣传教育,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促使人们正确认识人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自然不是被征服的对象,不可能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选择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21-07-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