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从袁州谯楼浅谈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从袁州谯楼浅谈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doc: .
从袁州谯楼浅谈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
撰稿人:余鹏正 指导老师:周博
不论是江南烟雨中的小桥流水,抑或是塞北风沙中的大漠孤城。在褪去了建 造时所赋予的功能时,人们不禁会思考:古建筑在当代,有何意义?
不错,当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膨胀,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地价房价 水涨船高,开发商与投资方有利可图,而古建筑保护往往占地颇多切维护费用不 菲,价值规律影响下,古建筑保护日益式微,许多地方打响古建筑保卫战。而笔 者希望的,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寻求共赢。
此文我想和老师一起探讨江西省宜春市对袁州谯楼保护的案例。
背景资料如下:
鼓楼电子地图
袁州谯楼,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专门从事时间 工作的地方天文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 于宜春市中心城区鼓楼路步行街。袁州谯楼于南 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由刺史刘仁瞻建造, 属袁州府署的一部分。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 年),袁州知府滕强恕“稍新谯楼”并置铜壶、 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水壶、水海、影表、 定南针、添水桶、更筹、铁板、鼓角,设阴阳生 轮值,候筹报时,建成集测时、守时、授时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天文台。
宜春鼓楼(即袁州谯楼)曾先后多次重修,才使其独特的风采保留至今。明嘉靖、 万历年间重修,匾曰:迎曦楼。清康熙和乾隆年间重修楼西,新额曰:余晖。清同治 年间最后一次重修。198 3年确认为江西重点文物保护,1984年省文化部门拨出专款 整修如旧,2005年鼓楼步行街改造,鼓楼再次重修。
在2005年的重修中,拆除南北走向古城墙,仅保留古谯楼作为广场中 心地标,古谯楼除了防护作用,便有古天文台于其上,古天文台以砖石筑台, ,占地总面积780平方米,主台和南北观天台呈%”字形布局(详 见电子地图与照片),改造前东西走向为传统砖木制小楼,大体为民国时期建造,
有明显的徽派民居特点,但受经济条件与技术水平所限,显得不伦不类。
旧街如上图所示,主要经营方式为摊贩经营,手工作坊、杂货商人遍布。商 铺大多自然聚集,并无规划,因而卫生环境较差,由于此街为古袁州进出城要道, 也是商品的集散地,地缘因素影响非常明显,人流量大,然而街道狭窄,秩序混 乱。
如今在修复古天文台的同时,为了使这一历史瑰宝得到充分展示,发挥其科 普、旅游功效,还兴建了占地30亩的天文广场,复原制作了 15件古代天文仪器, 天文广场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场所,而且为这座生态休闲 城市注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经过改造,鼓楼路链接宜春城区南北向两大主干道,并且成为城市中心区域 的大型广场,可承载人流量明显提高,周边地区通过旧房改造,将老城区平房拆 迁为新式住宅,并且开发临街店铺,由传统的零售业、手工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变, 当然,经济的发展是一部分,对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保护,才值得我们关注的 地方。
袁州谯楼的改造并没有与某些省市对古建筑“非拆既补”,而是尽量与经济 发展适应,舍其次要的,保留主要建筑物,再通过公共建筑一广场表达其教育 纪念意义,当然为表达了城市居民的文化诉求。
这种古建筑物改造为地标、广场的模式是否绝对

[精品]从袁州谯楼浅谈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211 KB
  • 时间202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