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表面工程学》复习资料.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表面工程学》复****资料
.表面工程技术:指为了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是材料或零部件表面具有特殊的成 分,结构和性能的化学,物理方法。
.表面工程技术分类:(1 )表面改性技术(2)表面微细加工技术(3)表面加工三 维成型技术(4)表面合成新材料技术。表面:一般将固相和气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表面。 界面:把固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界面
.典型的固相表面:(1 )理想表面,(2)洁净表面与清洁表面(3)机械加 工表面 (4) 一般表面。
.典型固体界面:界面指两个块体相之间的过渡区①空间尺度一一原子间力作用影响 范围大小②状态一一材料和环境条件特征。(1)基于固相晶粒尺寸和微观结构差异形成的 界面(比尔比层:离表面约5nm的区域内,点阵发生强烈畸变,形成的厚度约1-100nm 的晶粒极微小的微晶层。它具有粘性液体膜似的非晶态外观,不仅能将表面覆盖的很平滑, 而且能流入裂缝或划痕等表面不规则处;下面为塑性流变层)(2)基于固相组织或晶体结构 差异形成的界面(3)基于固相宏观或成分差异的界面。宏观成分差异形成的界面:冶金结 合界面、扩散结合界面、外延生长界面、化学键结合界面、分子键结合界面、机械结合界 面。
.吸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一一莱宾杰效应:许多情况下,由于环境介质的作 用,材料的强度,塑性,耐性,耐磨性等力学性能大大降低,产程原因:(1 )不可逆转物理 过程与物理化学过程引起的效应(2)可逆物理过程和可逆物理化学过程引起的效应,这些 过程下降,固体表面自由能,并不同程度地改变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这种因环境介质的 影响及表面自由能减少导致固体强度,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莱宾杰尔效应。
特征:(1)环境介质的影响有很明显的化学特征。(2)只要很少的表面活性 物质就 可以产生莱宾杰尔效应。(3)表面活性熔融物的作用十分迅速(4)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可 逆(5)莱宾杰尔效应的产生需要拉应力和表面活性物质同时起作用。
本质:是金属原子对活性介质的吸附,使表面原子的不饱和键得到补偿,使表面能降 低,改变表面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使金属表面的强度降低。
实际意义:(1 )此效应提高金属加工效率(2)应注意避免因此效应所造成 的材料早期破坏。
.磨粒磨损:一个凸起硬面和另一表面接触,或者在两个摩擦面之间存在或嵌有硬颗 粒,在相对运动中导致材料迁移。影响因素:(
1 )磨粒硬度,形状和粒度的影响(2)材料 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3)工况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粘着磨损:摩擦面相对滑动时,固相焊合点撕裂,断裂导致材料迁移。
.提高耐磨性的途径:(1 )工程结构的合理设计①产品内部设计必须合理,在满足条 件下,尽量降低对磨材料的交互作用力②设计时应对零件的重要性、维修的难易程度、产品 成本、使用特点、环境特点等预先进行综合分析( 2)零件
磨损机理预测,分析和耐磨材料的选择(3)材料表面耐磨与减磨处理①使表面具有良好的力 学性能,如高硬度,高韧度。②设法降低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
.电化学腐蚀:指金属在导电的液态介质中因电化学作用导致的腐蚀,在 腐蚀过程 中有电流的产生。保持氧化膜的必要条件是:新生成的氧化物摩尔体积V氧化物=M,/ (xD)必须大于氧化物消耗掉的金属的摩尔体积V金属=M/p
.钝化:这种由于金属表面状态的改变引起金属表面活性的突然变化,使表面反应速 度急剧降低的现象。
.两种理论:(1)成相膜理论(处于介质中的金属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覆盖良 好的保护膜)(2)吸附理论(不一定要形成完整的钝化膜才会引起金属表面钝化,只要金属 的部分表面上形成氧原子吸附层,就可以产生钝化)
两种理论区别:成像膜理论强调了钝化层的机械隔离作用,吸附理论认为主要是吸附 层改变了金属表面的能量状况,使金属不饱和键趋于饱和,降低了金属表面的化学活性,造 成钝化
活化:钝化的相反过程,消除金属表面的钝化状态:金属表面净化、增加金属表面的化 学活性区。
.化学脱脂:利用碱与油脂类起化学反应来去除材料表面的油污(操作简便、脱脂 能力强,安全可靠、易实现自动化)
.化学浸蚀:采用酸与金属材料表面的绣,氧化皮及其他腐蚀产物起反应,使其溶 解度下降而除去的工艺(浸蚀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不受工件形状限制,浸蚀彻底,劳动强度 低,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化学浸蚀的一般工艺工程:脱脂-冷水洗 (2次)-化学浸蚀-水洗-中和-水洗
.表面淬火技术:采用特定热源将钢铁表面快速加热到Ac3或Ac1之上,然后使 其快冷却并发生M相变,形成表面强化层的工艺过程。组织:淬硬区(温度高于AC3),过 渡区(AC3~AC1
),心部组织(原始组织,小于AC1)。性能:表面淬火层硬度比普通淬 火工艺的高2〜5HRC,淬火后工件耐磨性更好。此

《表面工程学》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