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孔子的仁与礼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孔子的仁与礼
1、春秋时代之前的礼乐传统
2、孔子的“仁”的思想
3、孔子的“礼”的思想
4、仁与礼的关系
1
精选2021最新课件
第一节 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
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
中国的礼乐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但上古乐舞都为原始巫术活动,其目的是娱神,祈求神灵赐福,以使五谷丰登,家畜成群。
殷商时代,巫史文化发展为祭祀文化。隆重的祭典****俗为殷代下层平民和奴隶提供了步入虚幻之境与摆脱现实的唯一方式。对统治阶级来说,为了取悦鬼神,为了避祟,残暴的殷王除了日复一日的虔诚祭祀之外,有时不惜残民以事神。宗天、尚鬼及与其相关的嗜酒风****日趋极端,不可避免的把殷商带向灭亡。
2
精选2021最新课件
鉴于殷亡的教训,周人对殷代泛滥成灾的宗教活动和极端迷信思想进行了批判,从批判出发,发动了一场以疑天、敬德、保民为核心的宗教和政治革新,逐渐由神本文化转向人本文化。
“受禄于天”的必要条件并不是祭物的丰厚和礼拜的虔诚,而是“宜民宜人”保佑人民安居乐业。就是说,国运长久的途径在于“宜民宜人”的人事努力。周人进而提出“德”的概念,作为统治者“宜民宜人”的理论依据。只有统治者自身修养达到“德”的境界,才能实现“宜民宜人”,从而使国运久长。《尚书》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一思想成为周代意识形态的基础。周礼与周乐都筑基于其上。
3
精选2021最新课件
礼乐制度与巫术有明显区别:
巫术以娱神为主要功能;礼乐则以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功能;
前者主要为宗教(原始的宗教),后者主要为人文;
宗教重神;人文重德。《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见在商代,神先于礼,重于礼。周代则有所不同。“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礼显然重于神。
4
精选2021最新课件
据《仪礼》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士虞礼、特性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等等, 《周礼》将其概括成“吉、凶、军、宾、嘉”五礼。五礼将原始宗教扩大到社会人文。
周代的乐已具规摸,特性明显:一,乐、舞、诗为构成乐舞的三大因素,然它们又相对独立。《周礼·春官·乐师》将舞分为六类。《周礼·春官·磬师》将乐分为九类,有“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械夏、骜夏”。舞与乐根据不同的内容与诗相配。《周颂》是周代表性的乐舞,此乐虽为郊庙祭祀歌舞,但宗教意味不多,主要是赞颂帝王功德,政治的因素成为礼的主要内容。
5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二、孔子的仁礼思想
孔子所处的时代已是礼坏乐崩的局面,这更让孔子生发浓烈的思周情怀。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周公这样的人,重建一代礼乐秩序。但他的思想,绝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周公思想的照搬。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的仁礼思想正是对前代思想的损益而成。
6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孔子对礼乐制度进行了新的阐释,把礼这一外在社会规范的精神基础安放在人的内心,以仁礼并称发展了周代的礼乐制度。孔子对礼的基础(礼之本)的解释路向有两个,一个是指向天地,以宗教的方式来解释礼;一个是指向人的内心,以人文的方式进行解释。孔子强调了周公以来的人文色彩,从人自身找寻礼的精神基础。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提出的仁是一种内在规定,代表着人们内在自然生发出来的德。正是这种真实的内在德性,真诚引发的力量,赋予“礼”和“乐”以生命和意义。
7
精选2021最新课件
第二节 孔子的仁
问题:
1、生活中仁的用意
2、不同学生问仁,同一学生不同情况下问仁,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为何?
3、《论语》中有大量章节(104次)谈到“仁”,为何还有“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是否矛盾?
4、 “仁”很难还是很容易?
5、孔子对自己、对他人、对弟子很少赞其“仁”,为何对管仲有“如其仁”的评价?
8
精选2021最新课件
日常讲仁义、仁德、仁厚,也讲麻木不仁。梁漱溟认为仁是很活泼很灵敏的样子;不仁就是很迟滞呆板,仁是心境安畅柔和温和,不仁就是不安畅很冷硬很干燥的样子,仁是一种新鲜气息、朝气,不仁是暮气、颓唐。
我们的心不离现前、当下,是自然的,是直觉的仁心发动;若离了当下、现前心向外去找,找道理,找快乐,反乱了生活之理,没了生活乐趣,仁心麻木不能发动。
傅佩荣认为,仁分三个层次:1人之性(向善);2人之道(择善固执);3人之成(止于至善)学生一般在第二层次请教,想知道自己一生该如何走,每个学生性格、悟性、志向不同,孔子因

孔子的仁与礼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967 KB
  • 时间202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