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
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casckie)A组16、4、5、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A16型最为常见。
*
病原学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去***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
流行概况
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
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
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
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
*
2005~2006年山东省HFMD人群分布
2005年-2006年全省疫情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图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05年
2006年
*
2005~2006年山东省HFMD人群分布
2005-2006年山东省手足口病疫情职业分布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幼托儿童
散居儿童
学生
其他
2005年发病数
2006年发病数
*
手足口病流行的三环节
1、传染源: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
手足口病流行的三环节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6.91 MB
  • 时间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