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最后一次回临汾.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戎最后一次回临汾
  西戎最后一次回临汾是在1999年5月。
  记得那天早上,我接到时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曹平安老师给我打来的电话,曹老师说西老在蒲县,让我过去一下。我一听喜出望外,赶忙和临汾市农发行办公室主任尉军等一起驱车直奔蒲县。
  西老是蒲县化乐镇西坡村人,原名席诚正,在抗日战争的第二年,年仅15岁的他就参加了丁玲率领的抗日巡回剧团。他先拉幕,后演戏,再后来就改行做小报编辑,在《晋绥大众报》编副刊。由于他生在西坡村,又少年从戎,所以笔名为西戎,以示不忘故土之意。
  西老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他和马烽合著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喜欢看他和马老合编的电影《扑不灭的火焰》。上中学时喜欢看他主编的《火花》,上大学后更喜欢读他主编的《汾水》。他写的短篇小说《赖大嫂》、《宋老大进城》、《灯心绒》、《春牛妈》等作品几乎伴随了我成长的过程。最让我感动不已的是西老曾为我的两本诗集亲笔题词,要知道当时我并没有见过西老,西老只是见了我的诗稿后就挥笔为我题词,表现了“人民作家”的高风亮节和对年轻一代文学爱好者的爱护、扶植。西老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了,我恨不得立即见到这位德高望重、当代中国重
要文学流派“山药蛋派”的创始人之一――西戎先生。
  “这是西老,这是临汾农发行的翟耀文,是写旧体诗的。”到蒲县宾馆后,曹平安老师给我们相互介绍。
  “西老好!”我上前一步紧握住西老的手。
  “好,好。”他一边答应,一边上下打量我,然后笑了笑说:“没有想到,你还这么年轻,就写旧体诗。”
  我忙说:“不年轻了,都50岁了。”
  西老说:“这个岁数正是搞创作的旺盛年龄,大有作为啊。”
  过去参加省作协会议,我只是远远见过西老,像今天这么近距离和西老见面还是第一次,真没有想到,这么大名鼎鼎的文坛老前辈,竟然如此平易近人,像一位老农民一样和蔼可亲。我刚来时的紧张心理,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西老告诉我,他这次回来,主要是回老家看看,还想去一下黄河壶口,然后去运城他以前蹲点工作的地方转转。和他一块回来的除了同为蒲县人的曹平安外,还有他的老伴李英。
  西老说话慢条斯理,非常实在,丝毫没有一点大作家的架子。我忙说,我们愿意陪西老去黄河壶口,然后把他送往运城。西老非常高兴,并对我们表示感谢。他的客气倒使我们同去的三人感到不好意思了。
  西老看黄河壶口的兴致很高。他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更是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应该很好地开发和保护。西老还说,壶口的景点太少,留不住人,应该在扩大景点上下点功夫。曹平安是摄影专家,我们在黄河瀑布旁边照了很多相,西老说这些照片他要好好留着。
  从壶口瀑布回来,我陪西老又参观了黄河岸边的龙王庙,只见龙王庙的山墙上用白石灰刷得雪白,上边用鲜红的大字写着“绿化两座山,治好母亲河”的标语口号。我告诉西老,这标语覆盖了清代名人贾时遇写的《龙王?{》。西老一听,气得直跺脚,他说:“这简直是愚昧之极,愚昧之极。”西老说:“诗词曲赋本来是旅游景点的灵魂,把一些标语口号写在这地方,是不伦不类。”西老当时在黄河边说的话,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所以在我编《历代名家咏临汾》系列丛书时,专门把明代人黄光炜写的《壶口赋》和清代人贾时遇写的《龙

西戎最后一次回临汾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