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教学中的道德熏陶.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教学中的道德熏陶
  多年来,语文课被视为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工具,语文学****过多的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价值,只是一味地强调语文技术的训练,忽视语文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体验的特性。课堂上多注重于文字技巧的教学,欠缺内心的感悟和情感的交流。对于语文工具性特质过于关注的直接结果,就是语文对学生的道德熏陶被忽视,被遗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创造性的消失,以至于某些学生后来个性的泯灭和道德的滑坡。特别是近年来,出现在青少年中的犯罪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应《纽约时报》教育编辑之约发表的《教育声明》中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感悟到了语文教学的不容易,也深深体味到了语文教师肩头的重大责任。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
  一、教材中的道德熏陶
  中学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的心理冲突和矛盾较为剧烈的时期,因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优秀诗文、经典名著都诉说着一定时期的文化,表现特定人物的思想与情感。例如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怀;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等,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文本,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另外,中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人物有许多历史上的文人志士、先进人物等,这些优秀人物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令人钦佩的人格修养,对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不具有启迪和借鉴的作用。不知疲倦,全身心付出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为国家、为民族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干部焦裕禄,少年就抱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写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等等。这些人物的感人事迹,老师在授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阅读与写作中的道德熏陶
  语文教师也可以利用阅读和写作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在课后经常会让学生进行一些课外阅读,学生阅读后,教师应及时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以便加深学生对书中人物或事情的理解和体会,也让学生进一步从思想上去感悟文章的主旨。另外,在写作文时,老师要强调文章的真情实感,写身边的人和事,不要天马行空,胡乱编造。例如写《我尊敬的一个人》,要强调你写的是谁?他有

语文教学中的道德熏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