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渔父》教学设计[3].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渔父》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渔父》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生死抉择”板块的一篇课文,选自《楚辞补注》。这个专题重在引导学生对生与死这个哲学命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由言入文,由文知人,由人察情,由情悟理。通过学生自主翻译与释疑,合作讨论与探究,发现文字背后的意义,感知人物形象的特点,品评文本细处的精妙,从人物的生死抉择中感悟正确的生死观和人生观。
教材分析:《渔父》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中“直面人生”单元、“生存选择”模块的一篇课文。《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所以,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屈原不愿同流合污,宁愿“伏清白以死直”的伟大人格。
学情分析:作为高二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上有一定的基础,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大意不难把握,只需在重点字与几个特殊句式上强调落实。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可以帮助他们去理解屈原的选择,渔父的洒脱。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1, 把握重点文言知识。
2,通过文本研****探讨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从而把握屈原及渔父形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一位诗人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孤独的悲愤。心被忧虑撕裂的时刻,他纵身一跃的姿势,定格成永远的风景。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今天,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烟云,去寻觅诗人的足迹,请大家把书翻到《渔父》,让我们一起聆听屈原处在生死边缘的心灵抉择。
二、知识介绍
(1)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
(2)关于屈原
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身为楚国贵族。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
,终因理想无从实现,遂投汨罗江***。
三、文言知识点
(1)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2)古今异义
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著。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
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3)一词多义
而: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何不 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
涵淡彭湃而为此也(连词,表因果,因而)
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表被动关系,被)
何故至于斯(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到)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

《渔父》教学设计[3]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741****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