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余记》所见汉籍考.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余记》所见汉籍考
(function() {
var s = "_" + ().toString(36).slice(2);
('');
( = || []).push({
id: "u3686515",
container: s
});
})();



  摘要:傅云龙是近代海外访书的先行者之一,他在奉旨游历海外时,曾在日本见到过诸多珍贵汉籍,并对其中的部分古籍进行了考证,甚至还有过刊刻海外汉籍的活动。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傅云龙所著《游历日本图经余记》中涉及的日藏汉籍予以考察,在考订这些海外汉籍的版本、流传等问题的同时,并对傅氏的某些考证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订正。
  关键词:傅云龙 日本访书 海外汉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4)04-38-44
  傅云龙(1840――1901),字懋元,号醒夫,浙江德清人。1888年,晚清政府首次选拔游历海外诸国使臣,傅氏高中榜首,是兵部中选者之一。在首批游历使中,傅云龙年龄最大,但是却最勤于著述,他每至一国,则不惮烦劳,多方搜集相关文献,撰写游历各国图经共八十六卷,另有《游历图经余记》十五卷,此外还有大量诗文序跋等酬和文字。因此,在后来的总理衙门保奏中曾称赞傅氏在海外游历过程中“坚忍耐劳,于外洋情形考究尤为详确”,从而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
  傅云龙在日本游历时,因身负撰写游历图经的重任,曾在日本大力搜访各种文献。对于傅氏著作中所引用的日本文献,国内学人已有所研究,但是,在其访书过程中,傅云龙还曾搜访并刊刻了诸多日藏汉籍,对此,清末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就已经有所涉及,称傅氏在日访刻古籍,却不能明辨汉籍真伪,“傅、黎当梯航四达之时,而犹受欺如此”㈩,其言辞中不乏鄙薄之意。此后数十年,国内学者对傅云龙海外搜访汉籍之事几无研讨,而叶德辉之言是否允当,也无研究结果予以证明。本文拟以傅云龙所撰《游历日本图经余记》涉及的日藏汉籍为对象,从文献学的角度加以研讨,在考订这些海外汉籍的版本、流传等问题的同时,并对傅氏的某些考证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订正,希望藉此也能对叶氏之前论稍作批驳。
  一、傅云龙日本访书过程述略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往史,早在魏晋时期,汉籍就已经开始传入日本,并成为传播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日本的汉文化接受史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因中土古籍也在不断发生失传的情况,到了唐末,日藏汉籍开始出现了回流,中土汉籍文化开始受到海外汉籍遗存的反哺。这种汉籍的输出与回流,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从而在中日古代文化交流史上构成了一种奇特的文化环流现象,因此,也有学者称其为中日“书籍之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日藏汉籍回流的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开始引起中国学者的重视,如康熙时期,日本学者山井鼎的《七经孟子考文》传人中国,其中引用了多种中土失传故籍,受到了一些著名学者的关注。然而,因中日两国学者缺乏直接交流,中国学者尤其缺少海外实际考察的机会,中国学术界对日藏汉籍的实际情况仍然蒙昧不明。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中日两国正式建交,一些学者因出使海外,从而得到了赴日搜访汉籍的机会,从此日藏汉籍才开始大规模回流中国。
  早在傅云龙访日之前,中国学者在日本搜访汉籍大获成功的消息已在国内引起轰动。从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开始,中国使臣就已经开始注意搜访日藏汉籍,当时赴日的使臣及其属员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黄遵宪、姚文栋、杨守敬等人都有过主动访书的行为,他们在中国使馆里酝酿出了良好的访书氛围。1881年2月,黎庶昌接替何如璋赴任后,中国驻日使馆里这种搜访汉籍的气氛臻于极盛。黎庶昌与杨守敬合作,在日本精心选刻了《古逸丛书》26种,其中所收古籍大都是中土久佚之物,这些逸书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大反响。除此之外,杨守敬在日本还搜访到了二十余万卷日藏汉籍,这更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欣羡

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余记》所见汉籍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