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3].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联系中国古代文化, 客观评价格物致知精神在中国古代文人身上的体现和缺失。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中国古代文化, 客观评价格物致知精神在中国古代文人身上的体现和缺失。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同学们了解诺贝尔物理学奖吗?
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家的中国科学家吗?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家的华裔科学家有哪些?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
二、作者介绍:
丁肇中,华裔科学家,实验物理学家,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词语解释:
格物致知,肇,修身齐家,袖手旁观,彷徨
四、再读课文(大约三分钟)
五、解析题目:
针对这个题目,同学们可以大胆质疑,提出几个问题。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精神是什么精神?
谁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六、有疑释疑:
1、学****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
2、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3、格物致知是指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精神是指实验精神。
我知道大家看文章,最喜欢看人物故事,那是记叙性文章。但这篇文章不是记叙文,而是一篇演讲稿,实际是一篇议论文,同学们看起来可能兴趣不大。那么我们就从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人物故事入手,来解读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列举了哪两个事例?
一是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二是“我”在美国大学念物理,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结果吃了不少苦头。
大家看第一个事例,再研读一下附近段落,看看作者举这个例子是想阐明什么道理?
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格物致知就是探讨自己,从内心领悟。
很显然,这是错误的。那么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
一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二是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地探索。
第二个例子是证明什么观点?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这就说明了什么的重要性?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3]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741****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