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化发展规划.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市化发展规划东西方向拥堵, 南北方向拥堵, 天哪, 交管局实时路况图全面飘红!”电台女主持人尖厉得有些夸张的声音, 令枯坐在驾驶座上的我感到愈发无可奈何。从位于北京二环路内的宣武门, 到位于西五环路内的鲁谷小区,一般开车最多也就半小时。但现在一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个多小时了,我还未出西三环。这是 9月 17 日,北京的交通未能承受住一场小小的秋雨洗礼, 在中秋节前夕刷新了自己的“拥堵纪录”:全市拥堵路段高达 143 条!置身这不见首尾的“车河”,呼吸着混合了多种味道的空气,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这不是我要的城市生活。北京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 是中国快速走向城市化所面临的空间冲突、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缩影。中国 200 9 年的城市化水平已经从 197 8年的 % 提高到 % , 平均每年增加近一个百分点,超过 100 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已有 118座。如何避免像一些国家的城市那样盲目扩张, 导致“城市病”传染和蔓延,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联合国人居组织 1996 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 “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这意味着城市化不但要看城市发展的速度, 还要看城市发展的质量。不能仅仅将人口居住在城市称为城市化,还要以这些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来衡量城市化。这也是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深刻内涵。正如不少专家所指出的,“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长期的失谐,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我常常梦回自己曾工作生活过的另外两个首都城市: 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和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加拿大是个富国, 巴基斯坦是个穷国,但这两个国家的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城市不大,人口不多, 环境优美, 适宜居住。究其原因, 两个城市在建设前均有明确的城市功能定位——国家行政和文化中心, 并为此制定和实施了长期的城市建设规划。更值得称道的是,两个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遵循了因地制宜, 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则。在这两个城市里, 从一片街区到另外一片街区,往往都要穿越一片从未开发过的原始森林。“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和谐”的理念本来就是我们文化的核心部分。对中国人来说,“健康城市”、“宜居城市”和“生态城市”,不应是一个新概念。(文/ 杨士龙) 《瞭望》文章:优化中国城市路径城市路径的探索, 寄望困境的解决, 实现品质提升, 提供可供参考的城市发展模式或也为外界所期待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作家郑渊洁近日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有一次在北京堵车 3小时,内急无法解决。后来每次驾车都戴纸尿裤,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无论真假, 其以直白的文字呈现了北京拥堵的交通给人带来的巨大不便。人类对城市问题的关注至少可推及 100 多年前。早在 1898 年10 月出版的《明日: 一条通向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里, 英国城市规划学者霍华德就对城市化的问题提出了反思。此书在 1902 年以《明日的田园城市》为书名再版。此后的历个版本皆沿用了这一书名。霍华德认为, 现实生活中, 事实上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只有两种选择——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 而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霍华德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城市建设, 除英国外, 还有法国、德国、荷兰、波兰、西班牙以及美国等都建设了“田园城市”或类似于此称呼的示范性城市。从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官员、学者的观点来看, 与其理念最切合的城市建设, 正是当下优化中国城市路径的生态城实践。在此之前,新中国六十年的城市化进程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中华大地上对于城市路径的探索一直持续, 而上海世博会则是新的标志。“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将积极影响世界, 这或将成为人类对城市集体思考的一次引领。下一个六十年,是新中国考虑诸多发展问题时的限定语境。从更短的时间来看,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十二五”期间, 城市化率达到或超过 50% 的判断已多次出自官员与研究人士之口。步入城市时代的中国, 社会结构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但破解当前城市难题的手段何在?中国将以何种步伐迈入城市时代?又将以何种模式续写中国城市化的传奇? 从限制人口流动到城乡统筹 60 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走过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社会学系主任李强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这样表示。由于“一五”期间工业化推进很快,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情况比较突出,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此种情况在 1958 年“大跃进”时达到了高峰。 1959 年到 1961 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城市出

城市化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