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星光熠熠的西南联大.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星光熠熠的西南联大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编者按。作者房鸿机先生,1919年出生在广东化州一个贫困山村,曾在广州知用中学、广雅中学,化州一中就读。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毕业。1947年进中山大学文科研究院读研究生。1949年应吴晗先生之邀,进入北京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3年调回广州,在中大附中(即现在广州市第六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直到1980年离休。1982年秋病逝。
离休前后至病逝前的三四年间,他除上班之外,闭门寡出,笔耕不辍,翻译书文、撰写回忆录等,以求让“心灵上的青春”重燃,让“灵思自由驰骋”而“别无他图”。他一生勤于思考,思维奔放,始终抱着自由民主思想不肯放弃。由于早逝,他留下的完整文稿并不多。《星光熠熠的西南联大》(原题《忆联大》)手稿完稿后一直尘封未见天日,直至20多年后被其后人翻出打印,现由本刊予以连载刊出。
在人的生活中,值得追忆的往事不会很多。如果追忆使我愉快,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离开西南联大快要40年了。40年来的人世沧桑没有冲走我对母校的记忆,却是一往情深。今天我以花甲之年写起回忆录来颇不知道从何说起,信笔所之吧。让我的灵思自由驰骋,我想从中得到一些快乐,重新燃起我心灵上的青春,或者给当年一些同窗看看,以外别无他图。可是稍经思索,又觉得其意义尚不止此。廖宝昀兄告诉我:有美国某大学历史副教授给他来信,说他正在不远万里跑到中国,到昆明北京等处调查访问,以撰写《西南联大校史》,提纲已经拟就。今天又已事隔一年,想此书或已问世。外国人也在搜索联大经验,我们这些亲身受到母校培育的人,多少有些亲切的感受,怎可以漫无边际呢。而且经过三四十年来世事的翻云覆雨,教育革命的翻云覆雨,我愈来愈觉得这个科学和民主堡垒的可爱,大学就应该办成西南联大那样。自五四运动(1919年)以来,它和它的前身北大清华,总是第一次吹响时代的号角,开风气之先声。历史日益证明:科学和民主是中华民族自救的道路。“五四”时代所歌颂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始终是它的精神支柱。我们这些受过它的阳光和空气熏陶的人,尽管历尽沧桑,今天一旦见面,总觉得自己还是一家,总觉得有无限丰富的共同语言,还爱说“联大家话”。这是什么缘故呵。
联大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烟中仓皇迁徒的。“万里长征,辞别了五朝京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卢沟桥事变以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师生在国难当头,“九州遍洒黎元血”的日子里,怀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的豪情壮志,徒步辗转迁到昆明。那一群在昆明荒郊临时建造起来的土房,就成了它的校舍,那图书馆连普通的教学参考书还靠“捷足先登”,学生多数流浪而来,靠“贷金”过活。幸而名师云集,这是我们最大的幸运,也是联大最大的“资本”。可是从那里走出来的人,今天踏遍天涯,引起世人的注意。我常觉得教育家门虽然提出许多方针、方案和方法,却很少注意“名师出高徒”这个平凡的道理。二三十年来在教育革

【星光熠熠的西南联大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