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贵州省毕节市阴底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9《故乡》课件新人教版.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故乡
鲁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重点词句
2、了解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外貌、心理描写,并理解这些方法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2、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3.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4.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5.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体会社会变更以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双重因素所带来的对人性的影响以及扭曲。
【重点难点】

2 .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谈谈小说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分类:
长篇
中篇
短篇
按篇幅长短
(小小说)
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人物塑造方法:
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
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序幕、尾声)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第一课时:10月24日上午第3节授
作者简介
(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
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
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朝花夕拾》
《社戏》
选自《呐喊》
《阿长与《山海经》》
《风筝》
选自《野草》
《藤野先生》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正阳县。父亲周伯宜,母亲鲁瑞。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中写过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杂文700多篇,为我们留下3800多万字的文学巨著。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本文选自《呐喊》。
时代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
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
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
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
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
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时代背景(补充)
《故乡》是以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初,作者从北京回到故乡所接触的人物、事件为素材的,写于一九二一年初,但却概括了一九二一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旧中国农村日趋破败、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依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这个时期内,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地主豪绅对农民残酷压榨,使广大农村经济濒于破产,广大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鲁迅目睹中国农村的破败情景与农民的悲惨生活,深为震动。同时,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又给他以极大鼓舞,使他看到了薄明的曙色。他开始探索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及其出路这样一些极其重要的问题。《故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疏解字词。
3、梳理情节结构。
2、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
读准字音
阴晦huì 萧索xiāo suǒ 易主yì
祭祀sì 五行xíng 弶jiàng
秕谷bǐ 獾猪huān 潮汛xùn
颧骨quán 髀bì 愕然è 鄙夷bǐ yí 嗤笑chī 应酬chou 瑟索sè suǒ
寒噤jìn 启程qǐ 深黛颜色dài 惘然wǎng 潺潺的水声chán 隔膜mó 恣睢zì suī
词语解释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如许:这么些。
鄙夷:轻视,看不起。
展转:同“辗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恣睢:放纵,放任。
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寒噤: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贵州省毕节市阴底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9《故乡》课件新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