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第一页,共31页。
概 说
(四) 下血——大便出血。
(五)胸满——是瘀血中的一个症状。
(六) 瘀血——血液瘀滞体内,包括溢出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的,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及瘀积于器官内的。
二、合篇意义
这些病证及心和血脉有密切关系,所以合为一篇论述 .
*
第二页,共31页。
一、惊悸
(一)成因
[原文1]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原文第1条)
提示:从脉象论述惊悸的成因
寸口脉 动——惊:惊自外来,“惊则气乱” 故脉动不宁
弱——悸:悸自内生,气血不足,故脉弱无力
*
第三页,共31页。
本条要点
①惊及悸的关系:两者密切相关,悸者每易惊,惊之后亦必悸,所以一般合称为惊悸。一般因惊而悸者病轻,不惊自悸者为重。
②发作时间:惊则气乱,脉动不宁,动脉可见于心悸卒然发作之时;而弱脉无力,气血不足,常见于心悸久病之人。
③惊悸原因很多,气血不足、心阳不振、水气凌心、瘀血、痰浊等均可引起;其脉象也不限于弱脉,如炙甘草汤证出现代脉,故不能死于句下。
惊 悸
*
第四页,共31页。
(二)治疗
1、火劫致惊的治法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原文第12条)
病机——误用火劫,发汗过多,损伤心阳
治法——通阳、镇惊、安神
桂枝汤去芍——助心阳
龙、牡——固摄镇惊
蜀漆——涤痰逐邪以止惊狂
*
第五页,共31页。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原文第12条)
心下悸——水饮凌心,心阳被遏 (病机)
治法——蠲饮消水、宣发阳气
半夏——蠲饮降逆
麻黄——宣发阳气,协半夏通阳化饮
*
第六页,共31页。
血证主要内容
吐血、衄血证治
虚寒性吐血
热盛吐衄
便血证治
远血
近血
血证预后
血证禁忌
血 证
*
第七页,共31页。
(一)虚寒性吐血证治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原文第14条)
讨论:
:指吐血时多时少,持久不止。说明病程已久,已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
:中气虚寒,血不归经
:血色淡,手足清冷便溏,脉象细微迟涩,面色苍白,唇淡口和。

血 证
:也可用甘草干姜汤、理中汤等。
*
第八页,共31页。
用药特点
柏叶汤为温阳摄血或温中摄血之法
干姜艾叶温阳守中,使气能摄血,现临床上常用炮姜、艾叶灸;
柏叶清凉下降而止血;
马通止血引之下行,现多用童便,可入血分,滋阴降火,引血下行。(马尿、马屎绞汁)
唐容川《血证论》:童便能自迫神化,制利火邪以滋肾水,大有功用,故世医云服童便者百无不生,不服童便者,百无不死。
血 证
*
第九页,共31页。
(二)热盛吐血、衄血证治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原文第17条)
讨论:
:心火亢盛,迫血妄行


血 证

*
第十页,共31页。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485173816
  • 文件大小2.77 MB
  • 时间2021-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