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书名】教育学-情景与原理
【作 者】 傅道春
【出 版 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师--认识教育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3、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教育影响又可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和教育环境五种成份.
(二)、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教师的中介作用就在于充当联结教材与学生的中间环节来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缩小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矛盾中达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材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总之:教师、教育影响和学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教育影响、学生三者的互相对立、互为中介中运动和发展的。
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
教育是在劳动基础上,在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和人的形成。
(二)、教育的发展
远古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农业时代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1、远古教育:具有原始性,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①非独立性
②贫乏性
③无阶级性
2、古代教育:特征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教育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
②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
③教育具有了阶级性、系统性、狭隘性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育的第一次分化,古代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3、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现代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后期)
第二阶段: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第三阶段:以使用信息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阶段(20世纪中叶--目前)
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的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追求
(一)社会广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
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
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教育目的的结构
1、什么是教育目的:
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2、教育目的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是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的规定,这是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中学教育是普通教育,它要培养的是一般的社会主义公民.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②、是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中学教育是普通教育,主要是为提高人的一般素质打基础。
教育目的又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具有比较重大影响的主要是两大派:个人本位论(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和社会本位论(教育的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
马克思观点: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目的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组成部分。五个组成部分相对独立,缺一不可,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
(三)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1、教育目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大致有以下层次:
第一层次: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或称终极的教育目标。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或以政策形式规定.其具有高度概括性、方向性、指导性,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
第二层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ooddoubi
  • 文件大小128 KB
  • 时间2021-10-25